第十章 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267
颗粒名称: 第十章 机构
分类号: F830.3
页数: 5
页码: 649-6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化县金融机构的情况,包含了体制改革,金融监督管理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等。
关键词: 德化县 金融 机构

内容

第一节 体制改革
  一、金融体制改革
  (一)银行系统
  1994年,县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由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经营方式,逐步成为经营货币信贷的现代金融企业。1995年3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县人民银行向基层中央银行体制转变,履行中央银行职能。
  1996年9月,农村信用社正式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由县人行监督管理。县信用联社升格为正科级金融独立法人,扩大经营自主权,合作制金融事业实现新发展。县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机构,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1997年,根据国发91号《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实行分离,德化县未设立县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泉州分行划转的政策性业务由县农业银行暂行代理。至2000年,全县建立以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
  2004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泉州监管分局德化办事处成立。金融机构监管业务从县人行分离,原县人行负责的银行业的市场准入、退出及部分业务运行监管职能由县银监办负责,县人行增加反洗钱、征信管理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职能。
  (二)保险机构改革
  1996年4月,县国有保险机构进行改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德化县支公司进行分拆,组建德化县财产保险支公司和德化县人寿保险支公司。
  2003年7月,国有保险机构实行股份制改革。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德化县支公司,更名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德化县支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德化支公司,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德化支公司。
  二、金融宏观调控改革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各地出现经济过热现象,金融部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治理整顿的决策,县内落实“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保证重点、压缩一般、适时调节”的货币信贷政策。1989年,全县净投入现金1892万元,比1988年少投放172万元。1993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以整顿金融秩序为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措施。县内落实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利率政策,提高存、贷利率,恢复保值储蓄。以货币政策保证重点资金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1998年,县内落实适当的货币政策,对国有商业银行取消贷款控制,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金融宏观调控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1999—2007年,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按照国家稳定货币政策,金融调控实行完全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灵活运用利率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全县经济稳健持续发展。
  第二节 金融监督管理机构
  一、中国人民银行德化县支行
  1987年7月,恢复县人行建制。1988年,县人行设人秘股、综合业务股、会计国库股、发行保卫股4个股,办公地址兴南街2号。1991年,县人行设人秘股、金管稽核股、外汇管理股、会计国库股、发行保卫股、计划资金股6个股。1992年7月,县人行新办公楼落成乔迁,建筑面积1053平方米,位于龙浔镇德新街141号。1993年8月16日,县人行实行机构改革,内设人秘股、综合监管稽核股、农村合作金融管理股、营业部、保卫股4个股1个部。2004年1月,金融监管职能从县人行分离,由德化银监办管理,根据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和机构设置要求,其中数名人员划转德化银监办。2007年,县人行设办公室、信贷与统计股、外汇管理股、营业室、保卫股、监察室3个室3个股。
  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泉州监管分局德化办事处
  2003年3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银监会”。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监会正式挂牌成立,标志中国银行业监管走向规范化、专业化轨道。2004年1月1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泉州监管分局德化监管组成立,属于泉州银监分局的派出机构,从人民银行德化县支行划转人员数人,办公地址设德化县人民银行大楼5层。
  2004年4月29日,德化银监办正式对外挂牌。
  根据《福建银监局辖内监管办事处监管业务管理办法》的授权,德化银监办主要负责对德化县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重点是对德化县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的监管。银行监督管理工作,着重机构准入、高级管理人员、金融业务等监管。
  三、德化县外汇管理支局
  1991年4月,县人行设立外汇管理股。1993年8月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德化县支局正式成立(简称县外管局),与县人行合署办公,由县人行行长兼任支局长。
  县外管局经上级局的授权,遵照1981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和经修改并于1996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法规规定,对辖区内的外汇业务进行监督管理。
  至2007年,机构不变。
  第三节 银行业金融机构
  一、中国工商银行德化县支行(简称县工行)
  1988年,县工行设人秘股、会计股、储蓄股、信贷股、保卫股、计划股、出纳股、信息股。1988年10月,县工行迁入龙浔镇兴南街182号新址办公,内设机构“股”改“科”,设办公室、人事监察科、科技科和工会。1994年,增设国际业务部。1995年,因扩展业务需要增设牡丹信用卡部、房地产信贷部。1998年,撤销房地产信贷部,设对公存款科。2000年,内设机构又调整为办公室、保卫科、业务科、零售业务科、营业科、市场发展科、国际业务科和工会。2003年,内设机构又作重大调整,设1个室4个部,即办公室(含工会、人事、监察、管理信息、科技等职能)、公司业务部(含信贷管理、住房信贷业务、资产风险管理、法律事务、国际业务等职能)、机构业务部(含电子银行业职能)、个人金融业务部(含银行卡业务职能、个人理财中心)、营业部(含计财、资金调拨、现金管理等职能)、保卫部。2006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股改上市,县工行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德化支行。2007年,内设机构有:综合管理部(含人事、工会等职能)、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业务部。
  县工行网点设置:1988年设城关储蓄所;1990年,增设龙鹏、南门储蓄所及富东、凤池、西门、阳山等联办所;1993年,增设东大路分理处;1995年,增设环城路储蓄所;1996年,增设支行储蓄专柜;1998年,增设西门储蓄所,同时撤销4个联办所;2004年,撤销龙鹏储蓄所。2007年网点设有:营业部、城关储蓄所、西门储蓄所和环城路储蓄所。
  二、中国农业银行德化县支行(简称县农行)
  1984年11月,德化县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县联社)成立,与县农行合署办公,县农行行长兼任联社主任。1988年,县农行辖6个营业所(即雷峰、水口、赤水、上涌、葛坑、浔北营业所)、1个营业厅。1989年2月,县农行设人秘股、计划统计股、信贷股、会计出纳股、资金组织股和信用合作股。1996年9月,县农行与县联社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当年,县农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经营性业务分开管理。1997年,粮食系统的存、贷款业务划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泉州分行,因德化未设德化县农业发展支行,划转后业务由县农行代理。同年6月21日,县农行迁址至德新街67号办公,原办公楼设浔北营业所;同时增设湖前储蓄所,撤销东埔储蓄所。1997年县农行所辖营业机构12个。1997年后,雷峰、水口、赤水、上涌、葛坑、浔北营业所和南埕、后井、龙东、东埔储蓄所先后撤销、合并或迁址,以适应商业化经营和业务需要。至2007年,县农行有湖前、南门、瓷城分理处和营业部4个营业单位;内设部门调整为综合管理部(承担监察、工会、行政、人事、保卫、后勤等职能)、信贷管理部、会计结算部、市场客户部(兼“三农”业务职能)、电子银行部、国际业务部。
  三、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德化支行(简称县中行)
  1986年,中国银行德化办事处成立,地点龙鹏街2号(丁溪桥头)。1987年,升格为中国银行德化支行,设有人秘、信贷股、财会股、出纳股、营业厅,下辖2个储蓄所:鸣凤所,地点凤池街43号,原检察院楼下;侨联所,地点西门侨联大厦门口。1989年,增设东大路分理处,地点龙东南路63号;兴南储蓄所,地点兴南街90号。1993年起,先后对侨联所、鸣凤所、兴南所撤销合并,龙腾分理处改为离行式自助银行。1997年,县中行综合大楼落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地点湖前路122—125号,原址改设龙腾分理处。2004年进行股份制改革,更名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德化支行,内设综合管理部,下辖东大路分理处、两个离行式自助银行、两个自动取款机,固定资产670万元。2007年年底,德化支行机构分布为支行本部、东大路分理处、一个离行式自助银行、三个自助取款机。
  四、中国建设银行德化支行(简称县建行)
  1981年,搬入与水电局合建的综合楼(西门街)办公,开办现金出纳业务。1988年,增办储蓄业务。1992年,支行迁址龙东路109号新办公楼。1993年,增设房地产信贷部,承办房改金融业务,并相应开办两个储蓄专柜为信贷筹资。1994年,县建行根据上级指示改股室为科室,内设办公室、会计科、业务科、建经科、保卫科、房地产信贷部,下属基层所柜共9个:支行储蓄专柜、房贷部储蓄专柜、南门储蓄所、德新储蓄所、北街储蓄所、龙浔储蓄所、建委储蓄所、苏坂里储蓄代办所、木材公司储蓄代办所。1995年,在三角街购建办公大楼以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当年龙浔储蓄所搬入新办公楼办公,至1995年,建行各项业务全面发展。
  1996年3月26日起,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根据上级要求,走集约化经营,至2001年,先后撤并6个所,合并4个科室,内设科室:办公室、会计结算部、业务综合部,下属基层所柜:支行储蓄专柜、南门储蓄所、龙浔储蓄所。2004年6月10日,中国建设银行德化县支行南门储蓄所升格为中国建设银行德化支行南门分理处,中国建设银行德化县支行龙浔储蓄所升格为中国建设银行德化支行龙浔分理处。
  2004年12月20日,中国建设银行德化支行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德化支行。2005年11月18日,县建行南门分理处撤并,相关业务并入县建行龙浔分理处。2007年8月18日,建行福建省分行同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德化县龙浔分理处升格为中国建设银行有限公司德化龙浔支行,为德化县支行辖下的网点型支行。
  五、德化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简称县信用联社)
  1984年11月,德化县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与县农行联署办公,全县设有17个信用社,辖10个分社、19个信用站。1996年,实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县信用联合社与县农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迁址到德新街153号办公。设有人秘股、业务股、财务股、保卫股、稽核股5个职能股,下辖17个信用社、11个分社、1个营业部、2个储蓄所、4个代办站。同年11月,德化县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更名为德化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2000年,德化县瓷城信用社归口德化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管理,并更名为德化县瓷城农村信用社。
  2004年,德化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被列入第二批改革试点。2006年6月1日,德化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和辖内16家法人信用社合并组建德化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并于12月9日开业。至2007年年底,营业网点遍布全县18个乡镇。
  六、邮政储蓄
  1987年,德化县邮电局恢复邮政储蓄业务,业务上接受中国人民银行指导。1990年1月1日起,邮政储蓄业务由与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关系改为转存业务关系,即由代办手续费改为利差。1994年,增设邮政储蓄组。1998年,改为储汇组隶属邮政运营部。2000年2月,组建德化邮政储汇分局。2008年5月28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德化县支行成立,县邮政局副局长刘旭龙兼任行长。办公地址设在德化县邮政局大楼。
  。
  第四节 保险机构
  一、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德化县支公司
  1985年1月1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德化县支公司升格为科局级单位,设经理室和人秘股、业务股。主管经营县域的保险业务,办公地址在龙鹏街144号。1996年3月29日,根据上级保险公司的改制规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德化县支公司的财产险和人寿险分业经营,分设为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德化县支公司和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德化县支公司。同年5月17日,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德化县支公司正式独立分设,主要经营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1997年1月,建立营销员制度。1999年3月25日,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德化县支公司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德化县支公司。2003年8月,改制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德化县支公司。2007年,县支公司设经理室、办公室、客户服务部、团险中介部、个险销售部5个部室。
  2006年11月,受德化县人民政府委托在公司设立德化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制定《德化县2006—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管理办法》,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
  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德化县支公司
  1996年4月,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德化县支公司成立,内设经理室、综合管理科、计划与财会科和业务科。1998年1月17日,公司迁入新落成的湖前路126号保险大厦办公。
  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继承“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品牌,恢复使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名称,“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德化县支公司”名称相应恢复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德化县支公司”(经营原财保业务)。2003年7月,按照上级公司股份制改革的要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德化县支公司更名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德化支公司,内设经理室、综合部、业务部、营业部,实行“展业与理赔分离,人员优化组合,保费任务和费用包干”的分组管理责任制。2007年1月,内部重新设置为综合部、承保部、营销渠道管理部、客户服务部;7月,增设三班镇营销服务部。
  三、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德化支公司
  2004年10月10日,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德化支公司正式挂牌营业,办公地址在瓷都大道创意大厦二楼。内设经理室、综合部、承保部、客户服务部。2007年,机构不变。
  四、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德化营销服务部
  2005年8月8日,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德化营销服务部成立,办公地址德化龙湖路16幢43号,内设综合部、业务部、营销部等。2007年,机构不变。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