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24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国库
分类号: F830.43
页数: 2
页码: 630-6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2007年德化县国库封面的情况,包含了机构设置,国库业务和国库管理。
关键词: 德化县 金融 国库

内容

一、机构设置
  1988—2007年,根据“一级财政”设立“一级国库”的原则,县人行设立国库机构(以下统称县支库)。主要职责是:经理国库支库业务,办理预算收入的划分、报解、支拨和退库,加强国库资金的分析、管理、检查和辅导经收处及乡(镇)国库的工作,组织和管理国家债券的发行和兑付业务。
  二、国库业务
  1998年1月,县支库执行《国库与财政、征收机关对账办法》。
  2001年1月,国家税务系统的税务登记证费和发票工本费开始纳入中央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同年4月,县支库开始使用《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1.0版)。7月,国家税务部门收取的“两费”都必须就地直接缴入中央金库。
  2002年7月,县支库设置“行库往来”科目,用于国库部门与会计部门的资金清算,国库账务自行平衡。
  2003年1月,县支库对国库存款开始计付利息。同年4月,国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统计分析系统、税库联网系统先后运行,并根据各系统要求,重新修订国库相关制度。
  2005年3月,县支库参加泉州同城票据交换,开通与泉州中心支库的“国库内部往来业务”,启用国库内部往来专用密押设备,取消与会计部门的“行库往来”业务,加速报解速度,提高国库资金运作效率。同年11月,国库会计核算系统由2.0版升级到3.0版。
  2006年8月,县支库启用国库内部往来CA证书,取消手工编押。同年12月,国库会计核算系统(TBS)服务器上交市人行。
  2006年,县支库制定国库监管工作职责、监管工作报告制度,成立国库资金汇划报解专门领导小组,配备国库监管员和事后监督员。同年8月,县支库完成德化县地税部门代征有关地方费金入库工作。同年12月,县支库实行新的统计分析系统1.0版。
  2007年1月,县支库国库会计核算系统由3.0版升级为4.0版,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类办理预算收入收纳、入库和预算支出业务。同年3月,取消泉州辖区大同城电子清算,国库资金全部通过“国库内部往来”接收和发送。同年,国库统计分析系统从1.0版升级为2.7版。
  三、国库管理
  (一)国库监管
  1988—2007年,县人行在依法经理国库、执行预算收支任务过程中,依据有关法规对相关业务实施监督和管理,内容有对财政、征收机关等部门在执行预算收支任务中涉及的与国库工作紧密相关的业务进行监督;对国库业务代理机构办理国库业务的合规性进行监督;对辖区内国库办理业务的合规性进行管理和对国库资金风险进行防范控制。县支库除对本机构业务加强柜面监督和事后监督外,还对辖区国库经收处办理的国库业务进行检查。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履行好经理国库职责,保证辖区预算收支计划顺利执行。
  (二)国债管理
  1982—1988年,财政部以收款单形式向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发行国债,1997年全部到期。1991年10月,县支库对发行的国债进行全面清理,主要是做好国债兑付宣传工作,对咨询的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在兑付期间加强检查辅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做好国债核算和结束清理工作,加强对各行处上划债券款项与上缴债券的核对工作,确保账账、账表、账实相符。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