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普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16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普查
分类号: F222.31
页数: 3
页码: 524-526
摘要: 本节记述德化县经济统计普查概括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工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经济普查等。
关键词: 德化县 经济统计 普查

内容

一、人口普查
  详见卷三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二、农业普查
  (一)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
  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对象为全县范围内各类农业生产单位、农村住户、乡镇企业、建制村和乡镇。时点标准为1996年12月31日,时期标准是199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调查项目有38个,指标687个。全县18个乡镇划分为796个普查小区,1997年1月1日起,全县2000名普查人员开始入户登记。
  普查结果:
  全县农村住户有53831户,其中非农业户1577户、占2.9%,兼业户3598户、占6.7%,纯农户48656户、90.4%。从收入来源看,以非农业收入为主21386户,占39.7%,其中从事非农行业经营的农户5175户;在有农业收入的农户中,仍以种植收入为主、占92.5%。全县农村人口243323人,其中男126135人,女117188人。
  (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调查农村住户、人口的数量与结构,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和经营情况,乡镇村的文教、科技、卫生、福利等社区环境,农村户籍人口的文化程度、就业情况、流动去向,农业用地的存量、质量及变动情况等。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6年12月31日,时期标准是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普查结果:
  全县涉农村(居)委会192个、自然村落762个,农村住户7.05万户其中仍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户1.65万户;户籍人口26.67万人。全县拥有耕地1.36万公顷、林地17.08万公顷、园地1.01万公顷、渔业养殖面积0.09万公顷。主营农业的法人单位196个,年末从业人员439人,年营业收入1.51亿元。
  三、工业普查
  1996年1月1日开始工业普查,主要调查1990—1995年的工业经济情况,查清县内工业经济规模和现状,工业的所有制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经济技术结构等。
  普查结果:
  1995年,全县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128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9.39亿元,全县工业增加值44259万元,
  占国民生产总值36.0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铁矿石459694吨,石灰石204900吨,瓷土123614吨,木材52286立方米,发电量26510万千瓦小时,饮料酒7923吨,水泥152730吨,日用陶瓷5.86亿件。
  1995年,国有工业占全县工业比重由1985年58.78%,下降到22.15%;集体工业比重持续上升,特别是合作经营工业发展较快,比重由1985年35.58%上升到52.94%;“三资”工业从无到有,比重8.24%;个体、私营工业迅速发展,比重由1985年的2.52%上升到15.88%。重点行业陶瓷工业快速发展,1995年实现产值65422万元,占全县工业的比重由1985年的43.78%上升到53.46%。
  四、基本单位普查
  (一)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
  1996年,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1996年7月26日,成立县基本单位普查领导小组。1997年7月,县普查办全体人员及各乡(镇)、县直单位普查员,按基本单位普查方案的要求进行普查登记、审核、复查、计算机数据录入等工作。对全县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确定和划分。经汇总全县共有法人单位1037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886个,多产业法人单位151个;产业活动单位818个。
  (二)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
  2001年12月31日,为普查的标准时点,普查对象为全县辖区内除城乡住户和个体户以外的全部法人单位及其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普查结果:全县有各类法人单位1707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1408个,多产业法人单位299个。企业法人单位919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数的53.84%;事业法人单位395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数23.14%;机关法人单位(国家机关和政党机关)103个,占6.03%;社会团体法人单位23个,占1.35%;其他法人单位267个,占15.64%。
  全县有产业活动单位2739个,法人单位从业人员79034人。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67536人,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85.45%;事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862人,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7.42%;机关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407人,占3.05%;社会团体法人从业人员786人,占0.99%;其他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443人,占3.09%。
  五、经济普查
  2004年12月31日,为普查的标准时点;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为县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就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普查结果:
  全县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共有1649个,其中企业法人单位927个,机关、事业法人单位413个,社会团体法人单位52个,其他法人单位257个。
  全县产业活动单位527个,其中第二产业18个,第三产业509个。全县个体经营户13452户,其中第二产业3619户,第三产业9833户。全县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125224人。其中第二产业就业人员91518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33706人。
  全县第二、三产业927家企业法人单位实收资本总额为249881万元。
  六、税源普查
  1998年,开展第一次全省税源普查。按照省、市部署,县第一次税源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抽调业务骨干参加省税源普查培训班。1997年12月31日为普查标准时间点。
  普查结果:
  1997年,全县纳税单位721个,实缴税额11421.77万元,其中增值税6662.02万元,营业税1654.64万元,消费税71.68万元,资源税248.79万元,企业所得税2149.15万元,个人所得税268.49万元。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