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93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分类号: D225.7
页数: 2
页码: 269-2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化县县委、县政府深入开展创建、共建活动,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等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 德化县 重要决定 建设

内容

1991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事业单位民主制度建设的意见》,要求内部分配公开,实行三级民主管理、党员干部廉洁、民主评议干部、干部联系群众、职工培训教育等制度。
  1996年,县委制定《德化县“九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提出努力提高全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发展科教卫体事业,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坚决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活环境;深入开展创建、共建活动,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等目标和任务。
  2000年12月,县委、县政府提出《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要求围绕“三为主”目标,抓住重点难点,提高村级自治水平;落实综合治理,完善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年度人口计划,稳定低生育水平。
  2003年,县委提出《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动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乡镇流出已婚育妇计生知识与生殖保健知识接受率达95%以上,“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证率达95%以上,节育措施到位率100%,合同签订率100%,“双查”到位率100%。流入育龄群众宣传、教育面达100%,持有“流动人口婚育人口婚育证明”达95%以上,持证验证率达98%以上,节育措施到位率100%。
  2004年8月,县委提出《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意见》,确立“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理念,确立先进的学习理念,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习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基本生存状态和运行准则,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建立社会化的学习型组织,形成学历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终身教育体系,使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学理论、学文化、学科技、学管理、学电脑、学外语、学法律、学技能、学艺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文化中心、图书馆、宣传栏等学习宣传阵地的功能和作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建立覆盖全社会、开放式的全民学习教育网络,为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开辟广阔途径。形成完善的学习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育才、引才、荐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机制与环境;建立积极的学习互动机制,促进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短期学习与长效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建立完善的学习督导和激励机制,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崇尚学习、参与学习。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