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用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91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用电
分类号: TM92
页数: 3
页码: 249-2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化县用电的情况,包含了农业用电,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
关键词: 电力 用电 德化县

内容

一、农业用电
  1988年,全县农业用电量431万千瓦时,占总用电量5.5%。
  20世纪90年代后,德化农田水利设施更加完善,农产品加工更加普遍,尤其是粮食及其食品加工,各家各户均告别延续千年手工操作历史,采用电动机械加工,农业用电量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二、工业用电
  1988年,德化县工业用电5319万千瓦时,占全县用电量68.5%。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陶瓷、冶炼、水泥、机械制造等工业的迅速发展,全县工业用电量猛增。2007年,全县工业用电5.75亿千瓦时,是1988年的10.8倍,占全县用电总量84.6%。
  (一)陶瓷
  1988年,全县229家瓷厂中,有电热烤化炉283个,容量8414千瓦;烧成电窑84座,容量3950千瓦;隧道窑15条,容量1490千瓦。全年烧制陶瓷用电量1960万千瓦时,占全县用电量25.2%,年节省木材6.6万立方米。1990年年底,全县有烤花炉291个,容量8734千瓦;电窑86座,容量4040千瓦;隧道窑16条,容量1640千瓦。全年烧制陶瓷用电量2864万千瓦时。2001年,全县电热烤花炉及电窑共500座,容量1.01万千瓦;电热隧道窑24座,容量8570千瓦。全年烧制陶瓷用电量8000万千瓦时,占全县发电量30%。
  2002年始,德化有一部分陶瓷厂使用柴油、煤油、冷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等为燃料烧瓷,但用电量稳中有升,电能仍是陶瓷工业的主要能源。
  (二)冶炼
  1978年3月,德化开始用电代煤冶炼生铁。1978年至1984年6月,德化铁厂先后建成容量400、1000、1800千伏安电炉,年生产能力超过万吨,年需电能1900万千瓦时,节煤3万多吨。1987年9月,德化铁厂建成工频炉铸造车间1座。1988年1月,德化盖德铁合金厂第一期工程1800千伏安电炉建成投产。是年,全县用电炼铁耗用丰水期电能1951万千瓦时,占全县总用电量25.1%。
  20世纪90年代末,因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德化冶炼行业发展稳中略降,电能消耗也呈下降趋势。
  (三)水泥
  1988年,全县生产水泥年用电量446万千瓦时。20世纪90年代,先后在曾坂新建股份制水泥企业。1993年,在浔中镇英山村建成德化水泥厂,生产规模扩大,年用电量也随着增加。按每吨水泥耗电约100千瓦时计算,1995年水泥企业用电量1527万千瓦时,2000年用电量2388万千瓦时,为历年来最高。2001年后,受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水泥产量略有下降,年用电量1000万千瓦时~1500万千瓦时,2007年用电量1024万千瓦时。
  此外,矿山开采和加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化工等也是用电大户,约占全县工业电总量10%,年用电量3000万千瓦时左右。
  三、生活用电
  1988年,全县有194个村、街用电,占村、街总数99.49%;用电户数55127户,占总户数94.3%,人均用电量260.5千瓦时,是1982年的2.2倍,供电保证率98.1%。全县生活用电量1033万千瓦时,占总用电量13.3%。其中利用丰水期电能烧水煮饭9200多户,使用微型鼓风机节柴灶18800多户,用电量248万千瓦时,年可减少消耗木材3万立方米。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冰箱、电视机、电风扇、空调、电炊具、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逐渐普及,居民生活用电量迅速增加,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