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通信业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90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通信业务
分类号: F626.12
页数: 5
页码: 223-2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化县通信业务的情况,包含了中国电信业务和中国移动通信业务。
关键词: 德化县 通信 业务

内容

一、中国电信业务
  (一)固定电话
  1.长途电话
  1988年,省管局对长话业务种类、传递顺序相继进行调整、简化,分为6类:防空情报电话,时限立即接通;特种电话,时限10分钟;紧急高度电话、特急公务电话,时限20分钟;普通电话和公务电话时限60分钟,传呼电话,等候时限一律为120分钟。1989年,增办长途自动电话业务。
  1992年12月,开通国内国际长途直拨业务,长途电话业务种类传递顺序已被打破。国内国际长途直拨有呼出限制、200号、800号、900号、IC卡、可视图文等业务种类。
  1994年,按邮电《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本地网内各县(市)间挂发的电话,其业务量不再作长话张数统计,经市话交换挂发的全部按市话次数统计,经农话交换机挂发的全部按农话张数统计。2007年,长途电话继续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统计。
  2.市内电话
  (1)业务类别
  20世纪50年代,按福建省局《市内电话营业通则》规定,市话类别分为普通电话、电话副机、界外电话、同线电话、自用小交换机、中继线、互通机、小机、专线、临时电话、码头电话、合同电话、公用电话等13个项目。1964年新增“租杆挂线”与“代维”等两种业务。
  市内电话业务服务范围,系依据机械设备条件、用户分布情况和城镇行政区划分,划分为市话营业区和基本营业区两种。基本营业区域以内的用户为界内用户,以外的用户为界外用户。市内电话根据用户不同需要划分业务类别,有普通电话、电话附机、同线电话、合用电话、公用电话、中继线、普通专线、临时电话等项目。
  1992年,程控电话改制,营业类别分为普通电话、电话附机、中继线、专线、电话附件,同时开放呼出限制,热线服务、转移呼叫、遇忙回叫、缩位拨号、三方通话、闹钟服务和追查恶意呼叫、呼叫等待系统,免打扰服务、缺席用户服务、彩色会议电话等新项目。并且推出110、122、185、96315等免费服务项目。1996年12月取消市话营业区。
  (2)业务量
  1989年,全县市话用户594户,平均每年增长14户。这个时期电话的主要用户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工矿企业,无公用电话,有少数住宅电话。市话自动化改制后,开始安装公用电话、居民住宅电话。1990年,市话业务收入27.35万元。
  1992年,开通程控电话后,公共场所普遍安装公用电话、居民安装住宅电话,市话用户3386户。1995年,市话用户7816户,业务收入757.27万元。1997年,市话用户13500户,平均每年增长57.91%,其中私人住宅电话12092户,占总户数89.5%,公用电话410户,磁卡电话4部,平均每年增长94%;业务收入1479.62万元,比1995年增长1.95倍。
  3.农村电话
  (1)业务类别
  20世纪80年代,农村电话用户种类分为甲、乙、丙三种,党、政、军单位为甲种用户,企事业单位为乙种用户,生产大队、生产队及其所属单位为丙种用户。
  1987年,农村电话种类按营业区域和基本营业区域,分为区内和区间电话业务。区内电话业务办理增加“租杆挂线”与“设备代维”,减少“分机”业务,其余不变。区间电话业务种类不变。特别业务有租用电话、会议电话、预告电话。
  1988年,农话用户种类改分为甲、乙两种,建制村、村民小组及其所属托儿所、小学、民兵哨所为甲种,其余均为乙种。
  1996年12月,农话电话种类分为普通电话、同线电话、电话副机、用户中德线、普通专线、合用电话、专线电话等。
  (2)电话数量
  1987年,全县农村用户话机205部,其中中央国有108部,地方国有97部。1995年,农村电话用户298户。1997年9月,实现村村通电话,农村电话总数3127部,比1995年增长10.4倍。1998年,农话持续快速增长,至9月份,农村电话4966户,创建4个电话百户村(英山、阳山、高阳、东山洋),2个500户乡(上涌、葛坑),1个千户镇(三班)。
  2000年,全县建成6个电话千户镇、3个富裕型电话村、27个宽裕型电话村和46个电话百户村。
  2001年起,德化县取消界外月租费,实行城乡电话同网同价。
  (二)数据通信
  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率提高,数据通信网络优化,建设宽带接入网,普及互联网并广泛应用,电信业务日趋多元化。
  1999年,德化县电信局发展数据基本业务26户,增值业务602户。全县电话交换机容量达5.8万门,有3个数据业务代办点、13个邮政业务代办点、50多个电话卡代售点和200多名乡村营销员。
  2000年,全县发展数据基本业务16户,增值业务2624户。创建6个电话千户镇、3个富裕型电话村、27个宽裕型电话村、46个电话百户村。全县城乡电话用户突破4万大关。政府上网、企业上网、曙光上网和家庭上网工程全面启动。
  2001年,全县净增数据基本业务16户,因特网接入用户5784户。取消界外月租费,实行城乡电话同网同价。城区建设2个144芯光缆传输环网,建设6个信息化小区。是年,泉灵通用户突破1万户。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陶瓷文化网页和商贸联系的企业1000多家。
  2002年,新增CID新功能10495户,发展固话短信信息520户,发展宽带上网接入用户1404户,大客户服务从100户扩大到300多户。
  2003年,发展CID新功能4426户、固话短信息566户、宽带用户1663户。发展有人值导公话1143户,总数达1638户。IC卡公话净增58部,总数698部。12月1日,实现城乡电话超10万户。
  2004年,发展宽带业务3012户,其中LAN接入46户;有人值守公话450户,总数2789户;发展来电显示1402户、“幸福村”信息业务2520户。
  2005年,实施以项目为载体驱动转型战略,推进IPTV试用,为推广IPTV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提出建立家庭VIP理念,推出“家校通”“亲情卡”乡情网等项目,在县城及周边21所中小学开通7000多户“家校通”业务。
  2006年,城乡电话总数超11万户,其中超级无绳7700户。发展宽带业务2143户、光纤接入55条(折算为1357部宽带)。彩铃用户46500户,灵通助理15000户。
  2007年,发展宽带业务4025户,光纤接入76条,合计年净增宽带4729部;超级无绳电话10180户,渗透率18.2%;灵通助理15082户,渗透率26.89%;短信用户40588户,使用用户18665户,使用率46%家校亲情卡10332户,渗透率22.39%;彩铃用户69600户。同时开展闲时市、长话“11808”“201333优惠活动。同年,做好两大品牌:发展商务领航两版套餐390部,累计办理“我的e家”套餐5466部。
  (三)无线寻呼和无绳电话
  1992年,摩托罗拉无线寻呼机分数字机和中文机两种。数字机机身价2300元,中文机4500元。同时对6、8、9及连续号码按标准加收选号费、开户费100元,数字机每月收取服务费30元,人工寻呼每部每月收服务费45元。对异地有权无线寻呼业务,每月加收服务费20元。同年,全县无线寻呼200户,收入3.99万元。
  1993年6月,中文机开户费150元,每月服务费45元,租机费每月70元,改名过户费每台每次15元,无线寻呼机身价随市场调节,逐年下调价格。
  1994年,无线寻呼收入全数上缴泉州市局,不作统计之列。1995年,全县无线寻呼增至6440户,每年平均增长114.84%。
  1997年,德化县开放自备机入网和改频入网业务。同年,无线寻呼用户19033户。
  1998年,德化县开始使用精英中文机和摩托罗拉数字机,精英中文机每台1140元、服务费每台每年420元,摩托罗拉数字机每台500元左右、开户费50元、服务费每台每年240元。同年9月,全县无线寻呼用户达20160户。
  2000年,开通泉灵通新业务。2001年,全年净增“泉灵通”用户10761户,成为电信业务新亮点。2003年,净增“泉灵通”用户22289户。2007年,小灵通彩铃22442户。
  (四)网络专线
  1994年,德化县开通分组交换机用户8户。
  1995年,全县分组交换机用户增至11户。同年,开通数据通信业务,其中有分组交换(电话入网、专线入网)、电子信箱(信箱号DTA、DD
  N专线、chinanet、NISDN一线通)。同年,全县DDN专线用户10户。
  1996年,德化县有分组交换机用户32户。1997年,全县有DDN专线用户19户。
  1998年10月,全县分组交换机专线用户81户,其中乡镇21户;DDN专线用户29户,其中乡镇7户。全县有“163”电子信箱用户271户、“162”电子信箱7个,网吧1个。同年,佳美集团公司、创意集团公司等60多个厂家通过佳信网域名地址陶瓷文化网页,进入国际互联网建商贸联系。
  1999年,县电信局发挥“万瓷朝宗”多媒体站点的龙头作用,以政府上网年为契机,吸引700多家陶瓷企业加入陶瓷文化网页和商贸联网业务。
  2000年,县电信局优化数据通信网络,全面启动“四大上网”(政府上网、企业上网、曙光上网和家庭上网)工程。县教育局率先实现教育信息联网。同时,先后推出163、169、8163、8169等项上网方式,用户通过MODEM、ISDN拨号上网式通过专线上网。是年,IP网用户通话总时数达到625.9万分钟。
  2001年,县电信局在国税局、地税局、园丁新村、龙门滩引水工程管理处等处建立智能化信息小区。
  2003年,完成县政府、地税、工行、公安等6个大户专线接入,全县18个乡镇办理宽带上网业务。
  2007年8月,县电信局实现教育信息化3个100%,即全县教育系统200人以上学校100%使用光纤上网,城关及郊区学校100%使用全球眼,全县中学及中心小学100%使用短信猫。
  (五)移动通信
  1993年10月,城关驾云亭开通900兆赫摩托罗拉模拟移动通信。通信业务类别有:基本业务(包括补充业务、承载业务)、增值业务、漫游业务、租机(卡)业务等。年底,移动通信用户有62部。1994年,增至310部。
  1995年,建设兼容数字移动通基站为诺基亚发射机。同年,移动通信增至729部。
  1996年,在葛坑铁钉山开通模拟移动通信基站。同年,通信用户达1748部,其中数字用户有497部。1997年开通三班、雷峰、南埕、九仙山移动通信基站,同时开通湖前数字移动通信基站,至此,全县移动通信覆盖率由20%提高到70%。同年年底,移动通信用户6972部,其中数字机占总数1/3。
  1998年11月,开通数字移动通信基站20个,全县移动通信覆盖率由70%提高到90%。
  1999年9月,电信重组,移动电话业务与中国电信剥离。福建省移动通信公司德化县分公司成立,独立开展通信业务。
  (六)电报
  1980年,开办国际电报业务。
  1984年,国内电报分为公众电报、船舶电报、传真电报、用户电报和出租代维等5大类。其中公众电报业务分为天气、水情、公益、政务、新闻、普通、汇款电报和公电等8种,以及“特急”“加急”“邮送”等3种电报特别业务。
  1985年,国内电报发送数4.44万份,比1951年增长69倍。
  1988年,国内电报资费为国内电报每字0.09元,加译电费每字0.005元。1989年,规定发往台湾用户电报每字0.8元,发往澳门、香港每字0.44元,外文每字0.88元计算。国际电报按美元、法郎折合人民币计算。
  1990年起,相继开办礼仪电报、专线用户电报、公众三类真迹传真电报等。同年,传真电报用户有8户。1991年,开办请柬电报,增办相片电报、国际用户传真电报。1992年后,随着应用程控电话传递信息日益增多,国内电报发送数逐年下降。
  1993年,国内国际电报资费实行新标准,即公众、船舶电报、礼仪电报和银行系统汇款电报每字0.13元,新闻电报每字0.05元。香港、澳门普通电报每字0.66元,台湾电报每字1.32元,外文每字1.32元。
  1995年,国内国际电报发送数下降至1.45万份,传真电报呈上升趋势。
  1997年,国内国际电报下降至0.87万份传真电报111户,业务量由1990年10份增至1997年1400份。
  二、中国移动通信业务
  (一)客户规模
  1999年,中国移动德化分公司有通信客户19758户。此后,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2003年同比增长39.5%。2007年年底,分公司通信客户105837户。
  (二)营业收入
  1999年,中国移动德化分公司业务运营收入2493万元;2000年收入达3725万元,同比增长49.4%;2001年,受价格调整等因素影响,营业收入3239万元,同比下降13.0%;2002年后,营业收入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长;2007年,营业收入6789万元。
  三、中国联通业务
  (一)营业点
  2001年,中国联通德化分公司有营业厅1家。
  2007年,中国联通德化分公司有营业厅4家,经销商32家,以及乡镇代办点。
  (二)业务量
  至2007年,德化分公司发展移动通信用户20134户、宽带用户372户,电信业务年收入733万元。
  (三)服务
  业务办理,客户等待时限不超过30分钟,单项业务办理时限不超过15分钟;加强网络建设、优化力度,提供网络通信质量;遵守公平诚信原则,严格禁止价格歧视、价格欺诈、多收费、乱收费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实行无周休日制度,保证在营业时间内全面受理综合业务;话费误差双倍返还,短信差错先行赔付;执行通信保密制度,不泄露、更改客户的相关资料;诚信维权。公开业务收费标准,提供多种渠道,方便客户查询话费账单,杜绝乱收费。开通“10109696”SP服务监督热线,接受客户监督。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