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客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88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客运
分类号: U492.4+3
页数: 2
页码: 191-1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化县客运的情况,包含了自行车和摩托车客运,人力三轮车客运,公共交通客运等。
关键词: 交通 运输 客运

内容

一、自行车和摩托车客运
  (一)自行车
  20世纪80年代,自行车是德化县城关及交通较便利的乡镇个人主要代步工具,少部分用于运载零星客人。1990年,全县有自行车4.5万辆。1991年,县搬运公司购置后三轮自行车出租,供个人在德化县城区运载零星客人。2000年后,两轮自行车客运逐渐消失,仅保留后三轮自行车客运。2007年,德化县城关有客运后三轮自行车65辆。
  (二)摩托车
  20世纪80年代末,德化县公安、交通、林业、工商等部门开始购置摩托车,作为公务用车;经济条件较好的人也开始购置摩托车,作为个人交通工具或载运客人。1990年年底,全县有摩托车1093辆,其中,轻便摩托车56辆,侧三轮摩托车80辆,后三轮摩托车56辆。1995年后,德化县经济快速发展,购置摩托车的人迅速增多,成为社会的一种时尚,大部分是个人交通工具,少量在县城区或边远乡村经营临时零星客运。2007年,全县摩托车保有量91476辆。
  二、人力三轮车客运
  1991年,县搬运公司设立人力客运三轮车队,时有人力三轮车15部。1993年,人力三轮车增至50部,实行统一车型、统一运价、统一管理,第一届中国德化国际陶瓷节(10月5日)前投入运营。1995年增至65部,由德化县搬运公司经营管理。公司实行劳动合同制,由职工承包业务,每人每月上缴承包费40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000年,搬运公司融资控股参与组建“德化县捷安公共交通有限公司”。2006年,搬运公司将其拥有的股份转让给“泉德汽车运输公司”。人力三轮车参与公交客运,延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包责任制。
  三、公共交通客运
  2004年4月4日,县政府会议决定,由县交通局牵头,组建“德化县捷安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公司地址龙浔镇龙湖车站,注册资金50万元,为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购进12部牡丹牌15座位轻型客车。2004年6月30日举行通车剪彩仪式,7月1日正式营运,结束德化城区没有公交车的历史。2007年年底,公交车增至18部,开通德化城关至苏坑、盖德、隆泰、三班、雷峰、国宝,仙境、龙门滩7条线路,年客运量60万人次。
  四、中长途客运
  1988年,福建省汽车运输公司泉州分公司德化运输站、德化县汽车运输公司、德化县公共交通公司三家国有企业,以及个体户3辆中型旅游车经营客运,拥有客运车辆62辆,设德化、赤水、水口三个客运站,年客运量270.17万人次、周转量8919.06万人千米。
  1990年,全县有德化运输站、德化县运输公司,以及挂靠县运输公司的联营客车173辆、3838座位,日发137班,通往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永安、沙县、尤溪等17个市、县,县内日通18个乡镇、73个建制村。德化运输站和县运输公司年客运量231.89万人次、周转量8786.95万人千米。
  1999年,全县主要经营德化至福州、厦门、泉州、永安、尤溪等省内县市,以及县内18个乡镇所在地和部分建制村线路,客运量130.4万人次、周转量4564万人千米。
  2001年,德化县运输企业开通至广州等省外长途客运线路,德化县交通局制定支持客运企业发展的优惠措施,同时投入资金40万元,在部分乡镇建设农村候车亭。
  2007年年底,德化县有较大的客运企业3家,有客运车辆154辆、3000多座位,客运线路30多条,年客运量218万人次、周转量7868万人千米。
  五、出租车客运
  1998年3月,德化县德裕汽车出租有限公司成立,地址德化龙湖汽车站。公司拥有大众轿车3辆、五菱面的11辆,是德化最早成立的出租车公司。2005年11月,重新组建为德化县中旅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继续兼营出租汽车业务,2007年有出租车14部,主要车型为大众轿车。
  德化县泉德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地址龙浔镇塔雁街龙南市场,注册资金300万元,主要经营客运,兼有出租汽车业务,拥有出租车31部,主要车型为羚羊小轿车。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