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长坑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725
颗粒名称: 第七节 长坑乡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4
页码: 928-931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97-2007年福建省安溪县长坑乡发展情况,包括概况、乡村建设、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的情况。
关键词: 概况 长坑乡 安溪县

内容

一、概况
  位置境域 长坑乡位于安溪县西北部,北纬25°11′,东经117。52′,距县城59公里,东接尚卿乡,西连祥华乡,南与蓝田乡接壤,东北和湖上乡、剑斗镇交界,西北同感德镇毗邻,面积192.16平方公里,是全县七大卫星集镇和内安溪主要商贸集散地之一,也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总部所在地。省道308线贯穿全境。因地处窄长的山谷,而取名长坑。
  建置沿革 宋、元时,长坑属还集里。明、清时,属还二里。民国时,分属长坑区、第三区、第二区、长康区、长卿镇。新中国成立后,分属长康区、第五区、第十一区、长坑区。1958年11月,成立长坑公社。1961年8月,改为长坑区。1965年4月,成立长坑公社。1984年4月,改为长坑乡。
  村(场) 人口 1991年,长坑乡辖南洋、衡阳、西溪、小西、云一、云二、云集、南斗、青苑、山格、月眉、扶地、水缸、长坑、玉南、玉美、华美、文坪、福春、下林、珍田、珊屏、玉湖、三村、田中25个建制村和长坑茶场,共有14491户、67826人。1994年4月,从珍田村析出祥泉村。2007年,长坑乡辖26个建制村和1个茶场,共有20713户、80873人。村(场)民姓氏有苏、王、陈、刘、上官、吴、林、谢、张、柯、邱等。
  资源 特产 长坑乡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属丘陵地带。1991年,全乡耕地面积2384.2公顷,2007年,耕地面积2414.3公顷。已探明的矿产有花岗岩、高岭土、泥炭土、铁矿、钨、铂、锡等。特产有珊屏大叶乌龙、山格淮山、西溪麦芽糖、云集大橘等。
  二、乡村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 1991年,乡内尚未公路水泥路面硬化。1992年,投资60万元铺设南斗公路水泥路面2.5公里。1998年,乡主干道全部硬化,实现村村通公路。1999年,衡西公路硬化10公里。2000年,南斗至云一、文坪至福春公路硬化11.8公里。2001年,云一至云二、云二至云集公路硬化8公里。2004年,长坑至水缸公路硬化12.5公里。2005年,乡内通往周边乡镇的公路及村级干道硬化率100%。2006年,泰湖岩公路硬化4.2公里。至2007年,全乡形成交通方便的公路网,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通信 1993年,长坑乡开通程控电话和B机寻呼台。1994年,开通闭路电视。1996年,程控电话扩容至3500门。1997年,实现移动通信数字化,有线电视与县联网、覆盖率100%。1998年,开通移动电话,实现村村通电话,村村架设有线广播。2002年1月,开通小灵通。2007年,全乡程控电话1.5万门,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率100%,移动电话4.2万部,小灵通用户3000多户,宽带网络覆盖全乡所有建制村、用户3000户。
  电力 1996年,长坑乡建成3.5千伏输变电站,解决全乡生产、生活用电问题。2001—2002年,完成25个村农电网改造。至2007年,全乡有水电站10座,装机容量1100千瓦,发电量400万千瓦时,有2座35千伏输变电站,与县电网联网。
  (二)乡区建设
  1991年,长坑乡区建设刚刚起步。1995年,铺设长华路、中山街柏油路面。2005年,铺设长华路、中山街及长霞路水泥路面。2000年,投资850万元,建成长坑茶叶市场,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摊位180个,店面145间。2001年,辟通学府路1公里,两侧店面275间,商用住房5.63万平方米。2007年,成立乡监中队和环卫队,建设垃圾填埋场1个,配置垃圾桶80个,净化、亮化、美化环境。
  (三)新农村建设
  1997年始,长坑乡投资500多万元,翻建村部13幢,拆除闲置旧民房653幢,盘活土地14.23万平方米。2004—2007年,山格、华美、衡阳、玉美、珊屏、长坑、月眉等村相继改旧建新。至2007年,全乡18个村完成“六图一书”新村规划修编,完成村级道路亮化工程35公里,安装路灯1100盏,建成下林、南斗、山格、青苑、玉美5座骨灰堂。
  三、经济建设
  (一)农业
  1991年,全乡茶园面积2000多公顷,茶叶产量1600多吨;淮山种植面积66.67公顷,产量800多吨;全乡农业产值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4元。1992年始,发挥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采取“三改一补”措施,改造低产茶园,把分布于珊屏、田中、玉湖、三村、文坪村的茶园连成一片,建成万亩铁观音茶叶绿色食品基地。1999年,全面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发展高优农业,引导农民向商品型、效益型产业发展。2002年,山格、月眉等村的传统烟花爆竹产业被全面取缔,引导炮农发展淮山种植业。2004年,创办山格淮山保鲜加工厂,增加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5年,成立安溪茶叶协会长坑分会,团体会员10个,个人会员185人。2006年,成立安溪长坑珍田茶业合作社(全市第一家茶业合作社)。2007年,全乡茶园面积3000多公顷,茶叶产量4800吨;淮山种植面积555公顷,产量1万多吨;全乡农业产值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50元。
  (二)工业
  1991年,全乡有变电站、茶厂、铁工厂、鞭炮厂各1家和小水电站2座。1992年始,重点发展茶叶、水电、石材加工等资源型企业。2000年,创办长南格工业园,占地23.3公顷,当年吸引3家台资企业入驻。2001年始,围绕“茶业富民、工贸强乡”发展战略,发挥资源优势,拓宽招商引资领域。至2007年,全乡共有企业67家,工业总产值3.9亿元。
  四、社会事业
  (一)教育
  1991年,全乡有小学25所、初中1所、完中1所,在校学生9793人、教职员工372人。1994年,南斗中学奠基,1995年竣工并招生。1996年,创办玉湖中学。1998年,创办衡阳学校(九年一贯制)。1999年,投入247.06万元,建设中小学校舍4900平方米,添置电脑190台,教育“两基”达标工作通过省、市验收。1999年始,巩固两基成果,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双高普九”规划。2004—2007年,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校舍12408平方米,添置图书2.7万册,电脑478台,多媒体教室4间,卫星接收点7个,4个光盘教学点。至2007年,全乡有中心幼儿园1所、小学25所、初中2所、完中1所,在校学生8990人、教职工595人。
  (二)卫生计划生育
  1991年,长坑中心卫生院是长坑、祥华、蓝田等乡镇的医疗保健中心。1996年,长坑中心卫生院通过爱婴医院评审。1997—1998年,长坑中心卫生院被泉州市卫生局定为重点加强中心卫生院。1999年,通过泉州市卫生局一级甲等医院评审。2007年,医院有卫技人员36人,病床50张;全乡村级卫生所43所,乡村医生43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67138人,参合率85.9%,报销金额近150万元。
  1991年始,全乡计划生育工作注重宣传引导,转变群众婚育观念,提高村民自主管理水平。2001年始,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为42户计划生育“二女户”实施“安居工程”建设。2007年,全乡初婚率10.88‰,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4.49%
  (三)居民生活
  1991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454元。1996年,长坑摘掉贫困乡帽子。1997年,实现基本小康。2006年,实现宽裕型小康。2007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6450元。人均消费支出,从1991年的515元增加到2007年的8092元。居住条件,从1991年大多数普通的土木结构旧房变成2007年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全乡有私人小轿车500多辆,90%以上农户有摩托车、彩电、空调;全乡享受低保718户、1526人,年发低保金118.32万元,做到应保尽保。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安溪县志 下册》

本册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本册设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3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