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经费与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642
颗粒名称: 第九节 经费与设施
分类号: G512.3
页数: 4
页码: 783-786
摘要: 本篇记述了安溪县教育科技、经费与设施的情况。
关键词: 安溪县 教育科技 经费设施

内容

一、教育经费
  (一)财政投入
  1991一2007年,县委、县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逐年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确保实现“三个增长”(义务教育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学生人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二)教育费附加
  1987年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国务院《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开征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费附加。1991—2007年,全县累计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5589.5万元。1991—2003年,全县累计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3712.36万元。2002年,开征地方教育费附加。至2007年,全县累计征收地方教育费附加2185万元。
  (三)社会筹措
  1991年,全县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共3363.6万元,其中,城乡集体集资221.9万元,个人捐资15.5万元,侨胞、港澳台胞捐资2506.8万元,其他集资619.4万元。2002年,全县多渠道筹集资金办学共4046.9万元,其中,城乡集体、个人集资403.9万元,侨胞、港澳台胞捐资1880万元,其他集资1763万元。2005一2007年,全县城乡集体、个人集资办学3500多万元,侨胞、港澳台胞捐资办学3830多万元。2007年,各级各类教育基金会59个,资金2889.3万元,其中,刘鸿基教育基金会460万元,林孝祥教育促进会100万元。
  (四)“希望工程”
  1994年12月,安溪县成立“希望工程”实施领导小组。1995年起,开展“希望工程”爱心助学宣传活动。先后得到福建省“希望工程”管理办公室、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等单位和个人资助,共筹资600多万元。
  1995一2004年,建设蓬莱镇登山小学、新林小学,龙门镇养正小学,长坑乡中华小学、山格小学、三村小学、珍田小学,魁斗镇镇西岭尾小学,祥华乡白玉小学,芦田镇三洋小学,金谷镇元口小学,尚卿乡科洋小学等12所希望小学。
  2005一2007年,建设西坪镇柏叶小学,虎邱镇少卿小学,剑斗镇举口小学,感德镇尾厝小学、福德小学和霞庭小学,湖上乡盛富小学,尚卿乡灶美小学,龙涓乡举溪小学、内灶小学,福田乡丰都小学,长坑乡扶地小学,龙门镇洋坑小学等13所希望小学。至2007年,共建设25所希望小学,每校得到资助20万元—25万元。
  (五)勤工俭学
  1991一1999年,安溪县“一校一地”(1989年3月,全省勤工俭学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全省农村中小学分期分批实现“一校一地”规划,各乡、镇积极为每一所学校提供一个农业劳动基地)工作通过省教委检查验收。全县460所学校共有山林、茶园、果园、田地等劳动基地726个,总面积668公顷,均办理产权公证。全县有18所中小学创办校办企业,勤工俭学总收入760万元。
  2000—2007年,由于校办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不高以及安全要求等因素,校办企业陆续停办,仅存安溪一中印刷厂。
  二、教育设施
  (一)校园校舍
  1991年,全县中学占地面积57.5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8.19万平方米;职业学校占地面积25.5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小学占地面积122.3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1.97万平方米;幼儿园占地面积322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663平方米。
  1992一2006年,通过多种渠道筹资,加强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加强“十配套”(校舍、校门、围墙、课桌椅、操场、厕所、升旗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劳动生产基地)建设,教育设施明显改善。至2007年,全县先后新建32所中学、20所小学和1所特教学校,扩建安溪一中、梧桐中学等200多所学校,完成县实验小学整体迁建,常年进行校舍危房改造,共新建、扩建(翻建)校舍总面积96.74万平方米,总投资7.68亿元。全县中学占地面积169.5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3.82万平方米;职业学校占地面积145.5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99万平方米;小学占地面积151.6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81万平方米;幼儿园占地面积17.1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21万平方米。
  (二)教学设备
  1991年,全县中学实验室建筑达标校2所,职业学校实验室建筑达标校1所,体育馆达标校8所,理科教学仪器达标校5所,音乐教学设备达标校2所,美术、体育器材达标校各1所;小学实验室275平方米。
  1992一1998年,以“两基”达标验收为契机,不断改善、充实教学仪器、实验设施。小学、初中教学设备按照“两基”达标必备办学条件进行配备,完全中学按“两基”达标Ⅰ类或Ⅱ类标准配备。
  1999一2006年,开展“普及实验县”迎检和巩固工作,通过省政府“普及实验县”验收。全县中小学教学仪器与设备总价值7005万元。安溪县被省教育厅授予“福建省实验教学普及县”。
  2007年,全县有独立实验楼的学校12所,有综合实验楼的学校20所,中学实验仪器达标校22所,体育场馆面积达标校22所;体、美、音器材达标校分别为18所、21所、19所;全县小学实验仪器达标校69所,体育场馆达标校81所,体、美、音器材达标校分别为56所、46所、31所。
  (三)图书室(馆)
  1991年,全县中学图书馆达标校1所,职业学校图书馆达标校1所;中学图书馆面积3695平方米;小学图书室面积1088平方米。中学图书藏书达标校7所,藏书19.55万册,职业学校图书藏书9600册。
  1992年后,全县学校以“两基”达标验收为契机,加大学校图书设备投入。1998年,全县中学图书81.7万册,生均11.34册。安溪一中图书馆通过“达标图书馆”省级验收(2000年授匾)。小学图书149.5万册,生均9.24册。
  1999一2007年,各学校大量添置图书藏书。全县中学图书144.17万册,电子图书3.27万片;职业学校图书26.27万册,电子图书5491片;小学图书175.04万册,电子图书1.19万片;幼儿园图书
  3.34万册,录像录音带6004盘。2007年,省读书援助协会、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为安溪县学校配备图书223万册,支援20所学校图书馆按照省级图书示范馆(室)标准进行建设。是年4月,安溪一中、铭选中学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示范图书馆”。
  (四)电化教育
  1991一1997年,重点中小学率先开展电化教育,城区部分学校设立语音室、多媒体教室。1998一2005年,全县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20间,配备电脑600台,建设多媒体电化教室137间。
  2006一2007年,全县实施福建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县配套信息技术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学校自筹101万元,共配备教学光盘播放点66所,卫星教学收视点173所,计算机网络教室48间,多媒体教室64间;配备一套多媒体“助学先锋”软件的中小学91所,添置教学资源库的中小学72所。2007年,全县中学微机室面积10950平方米,语音室4842平方米,计算机4281台,建立校园网27所;职业学校教学计算机1557台,语音实验室座位1566位,多媒体教室座位2095位,网上教学课程11种;小学微机室面积7375平方米,计算机5127台。是年5月,安溪县被福建省远教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为全省“首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省级验收合格县”。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安溪县志 下册》

本册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本册设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3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