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电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492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电信
分类号: F626
页数: 1
页码: 602-612
摘要: 本章记述的是1991年后,安溪县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数据通信等迅速发展。2000年,移动电话逐步替代固定电话,IP(网络)电话替代传统长途电话,计算机互联网逐步普及,多功能业务不断发展。至2007年,全县固定电话容量突破32万门,移动电话持有量33.82万部,平均每3人拥有1部,语音用户突破30万户,实现村村通宽带,较好促进安溪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安溪县 电信 通信

内容

1991年后,安溪县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数据通信等迅速发展。2000年,移动电话逐步替代固定电话,IP(网络)电话替代传统长途电话,计算机互联网逐步普及,多功能业务不断发展。至2007年,全县固定电话容量突破32万门,移动电话持有量33.82万部,平均每3人拥有1部,语音用户突破30万户,实现村村通宽带,较好促进安溪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机构
  县电信局 1998年10月,安溪邮政、电信分营,成立安溪县电信局。1999年7月,成立福建省电信有限公司安溪县电信局(简称安溪电信)。2000年8月,成立福建电信有限公司安溪分公司,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内设5个职能部室,下设17个电信分局,职工109人。2007年,内设综合办公室、财务部、市场经营部、网络维护部、政企客户部、线路维护中心、设备维护中心和财务计算机中心,下设17个电信分局,职工108人。
  中国移动通信安溪分公司 1999年11月,安溪移动通信从县电信局分营,成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省有限公司安溪分公司(简称安溪移动),为外商独资企业。2000年,内设综合部、网络维护室、营销服务室、资费稽核室,员工28人。2001年,内设综合办公室、市场经营部、客户服务部、网络部,下设11个客户服务中心和24个乡(镇)代办服务网点。2007年,内设综合部、市场部、网络部、集团客户部,下设14个自营客户服务中心、近百个社会代办专营店、100多家手机话费充值站、100家农村“迷你店”及“流动营业厅”,员工170人。
  中国联通安溪分公司 2000年12月,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安溪分公司成立(简称安溪联通),内设办公室、市场部、网络运行部,下设3个乡(镇)客户服务中心,员工16人。2007年,内设机构没变,员工63人。
  第二节 固定电话
  一、市内电话
  (一)业务种类
  1991年,市内电话业务种类分为普通电话(正机)、电话副机、同线电话、合用电话、中继线、普通专线、专线话机、临时电话、临时专线、公用电话、用户终端复用设备、租杆路挂线、代维设备、电话查号、移机、改名、过户、代办工程、选号19种。1992年,程控电话开通,业务种类增加缩位拨号、叫醒服务、转移呼叫、热线服务、三方通话、呼叫等待、闹钟服务、追查恶意、免打扰服务、遇忙回叫、呼出限制、缺席用户服务、会议电话13个服务项目。1998—2007年,市内电话业务增加无条件转移呼叫、遇忙记存、无应答转移、遇忙转移、来电显示5个服务项目。
  (二)业务量
  1991年,市内电话用户1187户。1992年,程控电话规模由5000门增至1万门;12月26日,割接开通1万门程控电话。是年,发展市内电话用户762户。1993年,市内电话用户4718户,比1992年增长1.42倍。1997年,市内电话用户19086户,比1993年增长3.05倍。2002年,市内电话用户突破6万户。2007年,市内电话用户48388户,其中,住宅电话33318户,比1991年增长39.67倍。
  (三)资费
  月租费通话费 1991—1992年,用户种类分甲种电话和乙种电话,采用包月制方式计费。安溪属二级局,普通电话每部包月制月租费甲种13.2元,乙种21.6元。
  1995年起,实行住宅电话月租12元/部,办公电话月租25元/部。市内电话资费,区内前3分钟0.20元,后0.10元/分钟。拨打不加“0”的移动/联通手机按区内标准计费(即不分区内/区间)区间0.40元/分钟。2007年6月30日后,区间0.30元/分钟;区内前3分钟0.20元,后0.10元/分钟。
  装移机及其他服务项目资费 1991年,电话装、移机手续费每部9.6元,改名、过户、注销、换机每号(户、部)收取手续费3.6元。2007年,电话装、移机手续费每部158元,改名免收手续费,过户手续费每号8元,注销手续费每部3元,停机保号每部3个月收取手续费15元。
  初装费改制费 1991年,每部初装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1200元,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800元,村(居)委会和个人900元。每部改制费:党政机关事业和单位单位800元,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000元,村(居)委会和个人500元。
  1993年,每部初装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个人3000元,工商企业4500元。1995年9月,每部甲类(住宅)3600元,乙类(办公)2400元。1997年3月,不分甲、乙类,每部统一1500元;1999年3月,每部450元。2001年7月起,取消固定电话初装费。
  二、农村电话
  (一)业务种类及传递顺序
  1991年,农村电话业务种类按营业区域和基本营业区域,分为区内和区间电话。区内电话业务增加租杆挂线、设备代维;用户种类分为甲、乙两种。区间电话按接续顺序分6类。同一接续顺序电话,按挂号时刻先后通报接续。1994年始,安溪本地电话网并人泉州本地网,不再区分市话与农话。
  (二)业务量
  1991年,农村电话用户790户。1993年,官桥邮电支局成为全县首个业务收入超百万元的农村邮电支局。1994年,魁斗镇成为全县首个村村通电话的乡(镇)。2001年,农村电话用户突破10万户。2007年,农村电话用户14.15万户,比1991年增长178倍。
  (三)资费
  1991年,农村普通电话月租费甲种人工局7.8元/部;乙种人工局100门以下36元/部,100门以上42元/部。1994年,实行全县区划内统一收费标准。1995年起,农村实行每部住宅电话月租10元,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每部办公电话月租25元,初装费按市话同类标准收取。通话费区内前3分钟0.20元,后0.10元/分钟。拨打不加“0”的移动/联通手机按区内标准计费(即不分区内/区间)区间0.40元/分钟。2007年6月30日后,区间0.30元/分钟。
  三、长途电话
  (一)国内长途电话
  1.安溪电信
  业务种类及传递顺序 1992年,安溪电信开通长途程控电话,与国内331个城市实现长途直拨通话。长途电话业务种类传递顺序被打破,长途电话有权用户可自行直拨国内、国际电话。1994年3月6日零时,安溪取消原长途区号“05054”并人泉州本地网,统一使用长途区号“0595”。1995年9月1日,取消县长途电话人工台,原人工、半自动长途电话113、173归并泉州市长途台接续处理。
  业务量 1992年,长途电话实现自动化,长话业务增长迅速,全县国内长途电话业务量62.75万张。1998年,长话业务量822.96万张,比1992年增长12倍。随着移动通信和各类IP电话的发展,固定长话业务增长缓慢。2003年,增至1916.34万张。此后,业务量有所下降。2007年,固定长话业务量1345万元。
  资费 1992年3月1日,调整长途电话夜间、节假日减半收费时间,取消节假日长途电话减半收费规定。8月1日,国内长途电话附加费由原每分钟0.10元调至0.20元。1995年1月31日,长途电话(不含国际、港澳台地区部分)半价收费时间改为每日21时至次日7时,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为半价收费时间。半价收费均不含地方附加费。1996年2月10日,长途电话附加费改为每分钟0.40元。12月,国内长途电话计费等级由12级简化为3级,省内长途通话费每分钟0.60元;省外800公里以内每分钟0.80元;省外800公里以上每分钟1.00元。1998年7月1日,实行国内午夜长话优惠办法。2001年2月21日,长话以6秒钟为计费单位,国内长话为0.07元/6秒,优惠时段60%收费,为0.04元/6秒。
  2.安溪联通
  2000年,安溪联通开通国内长途电话业务,计费业务量0.3万张(手机卡)。电话基本资费:直接拨打=本地通话费+长途通话费0.07元/6秒;加拨17911=本地通话费+IP长途费0.30元/分钟;优惠时段每日零时至7时,国内长途通信费部分按标准价的60%收取,即0.04元/6秒。2002年12月31日,中国联通对大用户和商业用户提供一体化的语音、数据、图像、信息等长途业务接入和以数据带动语音的本地综合业务服务。2005年,长途电话计费业务量增至5万张。2007年,业务量达6.2万张。
  (二)国际港澳台地区电话
  1.安溪电信
  业务量 1991年,安溪邮电长途台受理用户经半自动接续。1992年起,开通长途程控电话,与162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长途直拨通话。国际长途有权用户(当年有权用户122户)可直拨国际、港澳台地区电话。1996年,长途电话业务量为国际3.10万张、港澳地区4.53万张、台湾地区1.53万张。2002年,业务量2.03万元。2004年,业务量6.98万元。2007年,业务量6.11万元。
  资费 1992年,国际、港澳台地区电话每分钟征收附加费1.00元。1994年9月1日,国际、港澳台地区电话资费上调50%。1996年9月1日,国际、港澳台地区电话资费下调30%。1997年7月1日,为迎接香港回归,拨打港澳台地区电话按标准资费降低30%收取。1998年1月1日,国际电话通话费实行分时段计费,优惠时段按60%—80%计费。2001年2月21日起,港澳台地区电话资费0.20元/6秒,即2元/分钟(不实行分时段优惠);国际长途0.80元/6秒,即8元/分钟。优惠时段,每日24时至次日7时按60%收取,即0.48元/6秒。拨打日本、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英国、泰国、意大利、马来西亚、德国、加拿大、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15个国家享受优惠时段。超短话单(小于3秒的话单)长话直拨时不计费。
  2.安溪联通2000年,安溪联通开通国际、港澳台地区长途业务,用户可直拨国外用户电话。电话基本资费:直接拨打=本地通话费+长途通话费0.80元/6秒。2007年,推出加拨96218后拨打对方号码。
  (三)长途IP电话业务
  中国电信IP电话 2000年5月,安溪电信开通IP电话业务,用户使用17908省内IP卡或通过电话17909主叫直拨。资费试行国内长途0.30元/分钟,另按本地网营业区内通话费标准加收本地电话通话费。2001年,国内长途0.30元/分钟,港澳台地区1.50元/分钟,美国、加拿大2.40元/分钟,其他国家或地区3.60元/分钟—4.60元/分钟。2007年9月1日起,调整部分方向的国际IP电话业务资费。业务种类分为17900、17901、17908、17909中国移动IP电话 1999年7月,安溪移动开通IP电话业务。2000年11月,推出96951长途IP卡。
  中国联通IP电话 2000年4月,安溪联通开通IP电话业务,推出IP卡类(17910本地卡、17910省内卡、17911本地卡)、1P专线、IP注册类3种业务类型。资费为:国内长途0.30元/分钟,港澳台地区1.50元/分钟,美国、加拿大2.40元/分钟,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菲律宾3.60元/分钟,其他国家4.60元/分钟。以上资费标准不含本地通话费,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至2007年,总售卡量500万元。
  (四)中国联通193长途电话
  2000年,安溪联通开通193长途电话业务,向用户提供注册国内长途、国际长途直拔业务,提供193长途电话卡和专线接人。193长途计费原则:以6秒为计费单位,不足6秒以6秒计;固定电话使用193业务,不另收取市话费,只收取193长途费。优惠时段:每日24时至次日7时;新疆和西藏长途电话优惠时间向后延2小时。
  联通移动用户在本地使用193拨打长途,收取基本通话费+193长途费,在漫游地使用193拨打长途,收取漫游费+193长途费。
  (五)长途会议电话
  1991年起,长途会议电话列入长途电话业务。基本收费时间为30分钟,不满30分钟按30分钟计算,超过30分钟,按实际通话分钟数计算。通话费按每一受话地点的长途电话基本价目和分段计费办法计算收费。1996年10月,开通可视电话会议,执行电视电话会议收费标准。随着通信设施的不断完善,机关单位先后自行开通会议电话。
  第三节 无线寻呼
  1992年5月,安溪开通“126”人工无线寻呼台,号码5位,发展用户380户。1994年,开通“127”自动寻呼系统,并人泉州本地网,号码7位。1997年,用户2.65万户。1998年8月,无线寻呼从电信剥离,划归泉州中国移动通信寻呼公司管理。2001年后,无线寻呼用户数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不断下降,逐步退出市场。
  第四节 移动电话
  一、模拟移动电话
  1992年12月,在县城凤山建成全县第一个模拟移动电话(俗称“大哥大”)基站,开通模拟移动电话业务,信号仅覆盖城区。手机价格昂贵,业务发展不快。1993年底,全县移动电话用户仅212户。1994—1995年,模拟移动电话业务有较大发展。1999年,全县模拟移动电话用户1100户。2000年,根据国家政策调整,模拟移动电话开始退网,模拟电话用户转网至数字移动电话。至2001年底,所有模拟移动电话用户全部退网。
  二、数字移动电话
  中国移动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1995年11月,安溪开通“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同时开办“139”网号业务。1998年,开办“138”“136”“135”网号业务,净增用户1.17万户,全年业务总量16721万元,比1997年增长46.4%。2000年,净增用户2.9万户。移动通信业务代办点发展到40个。安溪移动制定《安溪移动通信分公司代办、代理业务管理办法》《专营店分级优惠办法》。2月始,增加“全球通2000”“神州行”“神州行2000”三大业务品牌。开始对模拟网进行退网工作,完成全部模拟电话用户转网。
  2001年,移动通信有“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等品牌,除“139、138、137、136、135”网号外,“134”网号也投入使用。可提供24小时1860热线服务、免费寄送对账单、短信对账单、网上营业、话费详单查询、全球通积分专享回馈、月结缴费、免费补卡及免费更换大容量STK卡、备卡、机场易登机、优惠购机票等服务。2002年,为客户提供无线宽带上网,移动通信多媒体业务。2006年,安溪平均实现3个人就有1人使用中国移动手机。2007年,服务网点总数189家,提供短信营业、网上营业、掌上营业、24小时自助营业、10086电话营业五大电子受理方式。
  中国联通GSM 2000年10月,安溪联通初建基站,信号仅覆盖县城区域,发展用户0.5万户。2001年,用户1.6万户。2002年,用户2.2万户。2004年,安溪联通移动电话向全县24个乡(镇)发展,用户3.5万户。2005年,用户4万户。2007年,用户4.3万户。
  中国联通CDMA 2002年4月,中国联通推出新一代移动通信CDMA(数字通信技术),提升无线资源利用率,话音音质比GSM有较大提升。是年,发展用户0.9万户。2003年,用户1.2万户。2005年,用户3.2万户。2007年底,CDMA用户3.5万户。
  三、无线市话2000年10月,安溪电信开始受理无线市话(俗称小灵通)。小灵通资费:每部月租18元,区内、长话通话费与固定电话相同,区间通话费0.30元/分钟;若当月通话费(仅含市话费、长话费)大于等于20元时,当月区间资费按87%优惠。2001年,小灵通用户0.63万户。2004年,小灵通用户8.64万户。2007年,12.65万户。
  四、超级无绳电话
  2005年1月,安溪电信开始受理超级无绳电话(一号双机)业务,固定电话与小灵通使用同一号码,可以相互拨打,分住宅超级无绳电话和行政企业超级无绳电话两种,用户0.55万户。2007年,用户5.44万户。
  第五节 数据通信
  一、分组交换
  1995年8月,安溪开通分组交换业务。至2004年,用户仅77户。由于分组交换技术速率低的局限和帧中继业务的替代,用户数明显下降,2007年,用户只剩1户。
  二、数字数据通信网
  1995年,建成数字数据通信网(DN)。2004年,DN用户36户、帧中继用户108户。2007年,DDN用户56户、帧中继用户48户。
  三、计算机互联网
  中国电信互联网 1996年,安溪开通CHINANET互联网业务。2001年12月,开通宽带ADSL业务。2004年,窄带用户4011户、宽带用户12555户、光纤用户93户。2007年,窄带用户3421户、宽带用户33312户、光纤用户510户。
  中国联通互联网 2000年,安溪联通开通互联网业务,提供网络运营维护环境和宽带互联网接人,提供电信级网络管理和应用服务,包括虚拟主机、整机租用、服务器托管、机柜租用、机房租用、带宽、国际出口等基础业务,同时提供内容分发、负载均衡、缓存加速、存储备份、安全管理等增值性业务。2007年,因业务量少,没有拓展。
  第六节 电信增值业务
  一、中国电信电话信息
  1994年3月,安溪电信开通自动声讯信息台,提供电话信息服务,分为“8160”(人工信息服务台)、“8166”(个人语音信箱“电话秘书”)、“8167”(无线寻呼留言信箱)、“8168”(自动信息服务台含网员广告信箱)、“8169”(专家热线)5个项目。1998年5月,“968”信息台开始向用户提供各类考试查询、医疗保险、人才交流等与群众相关的服务信息内容。
  2000年,安溪电信与县气象局合作开通“96121”天气预报节目。用户通过拨打96121自动台查询本县当天天气、未来3天天气及全国各大城市天气。天气预报资费每月3元。2003年5月,安溪电信与县广电局合作开通“电视互动点播节目”。通过电话拨打16866677可实现歌曲点播、娱乐节目点播等。点播成功每首3元。2004年2月,安溪电信与县广电局合作开通“视频点播节目”,节目有娱乐、竞猜、游戏等知识性、趣味性内容,通过拨打16886899即可实现视频抢播。4月,安溪电信推出168便民信息服务“幸福村节目”。用户拨打118326可获取科普、生活、娱乐等资信。该节目提供农业种植、渔业养殖、林业及菌类栽培技术等科学知识,并辅于便民服务、考试查分、定时叫醒业务及娱乐信息电话游戏、交友聊天、娱乐八卦、听歌点歌等内容。2005年,推出“1669欢乐溜溜球”业务,为用户提供点歌送歌、电话游戏、儿童故事、生活时尚、戏曲评书等内容。2006年,推出“号码百事通”“音乐星空”业务。2007年,推出电信新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业务。
  二、中国移动增值业务
  1995年,安溪移动开通短信业务。网内,全球通发送短消息0.10元/条,接收短消息免费;神州行发送短消息0.15元/条。动感地带按套餐收费。
  2001年,推出移动梦网业务。2002年,推出梦网GPRS平台,开展彩信业务。2003年4月,推出多媒体短信业务,同时,“百宝箱”业务试商用;5月,推出彩铃业务。2004年11月,开通MISC(移动服务中心)业务。2005年10月,启用中国移动手机报。2006年5月,推出PUSHMAIL手机邮箱业务,并引人黑莓业务。2007年6月,免费开通中国移动飞信业务。
  三、中国联通短信息业务
  2000年后,安溪联通陆续开通GSM、CDMA短信息业务和GPRS、一卡双号、Email、如意传真、主叫隐藏、WAP、语音专线等增值业务。短信息业务免开户费,按条计费。至2007年,业务没变。
  第七节 其他业务
  一、电报
  业务种类 1991年,电报业务分为用户电报、公众电报、礼仪电报。礼仪电报使用不同的礼仪卡。特别电报业务有特急、加急、邮送、分送、改发、专送、代译等项。1992年后,开办传真电报。
  业务量 1991年,电报业务国内105万份,国际、港澳台地区33万份;公众电报,国内11.65万份,国际、港澳台地区427万份。1994年始,公众电报业务呈下降趋势。1998年,用户电报呈下降趋势。2001年,用户电报业务为零。2004年,公众电报业务为零。2006年5月20日起,安溪各电信营业网点不再受理公众电报业务。2007年5月10日起,停止办理用户电报业务。
  资费 1991年8月1日,实行电报延伸服务收费,邮送电报0.40元/份;电报专送劳务费往返0.20元/公里。1992年12月20日,普通电报0.13元/字,译电费0.01元/字,附加费0.02元/字。拍发国际、港澳台地区电报,每份加收2字费额。
  二、公用电话
  1993年6月,县城首批开办公用电话代办点6处。1994年4月,扩大到全县经济较发达乡(镇),计代办公共电话110部。1995年,228部。1999年,有人值守公话273部,IC卡公话189部。2000年,有人值守公话243部,IC卡公话368部。2003年,有人值守公话1641部,智能网公话6779部,公话超市986部。2005年,有人值守公话1733部,IC卡公话1992部,智能网公话8016部,公话超市1306部。2007年,有人值守公话1666部,IC卡公话1643部,智能网公话10200部。
  三、来电显示业务
  1998年,安溪电信试行来电显示业务。2000年,用户1.33万户。2001年,用户6.94万户,月使用费3元。2002年,用户10.48万户。2003年,用户22.12万户。2004年始,新装电话机用户基本开通来电显示。2007年,用户17.07万户,占固定电话用户89.85%。
  四、智能卡业务
  1997年3月,安溪电信开通中国电话卡“200”业务,分别按国际、国内长话费标准计收通话费,享受国内、国际长话分时段优惠办法。加拨17909,按IP资费标准收取,IP接入费标准按区内资费收取,即前3分钟0.2元,后每分钟0.10元。11月,开通记账卡“300”业务。区内、区间电话每分钟0.30元;国内、国际长途电话按固定电话国际、国内长话资费标准收取;长途电话分时段优惠。1998年后,开通“983”校园电话卡业务。2000年,开通179081P电话卡业务。179081P在卡上扣减IP通话费,在主叫电话上按本地网营业区内电话通话费标准收取本地电话接入费。2007年,各种电信卡业务量210万元。
  五、电信互动电视
  2005年2月,安溪电信开通互动电视业务,覆盖至宽带能通达区域。首个用户在凤城镇。是年,用户594户。2007年,用户5810户。
  六、全球眼
  2005年12月,安溪电信开办全球眼业务。全球眼资费标准由安装调测费(一次性收取)、监控业务月使用费(含平台和人工等成本费用)、设备月租费(包括视频服务器和摄像头租用费用)、业务功能月使用费(含存储费用和账号使用费)、宽带接入月使用费五部分组成,具体资费以协议为准。2006年,用户117路。2007年,用户223路。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安溪县志 下册》

本册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本册设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3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