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建材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47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建材工业
分类号: F407.91
页数: 2
页码: 578-5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1991-2007年建材工业情况,包括水泥、石材、新型墙体材料等。
关键词: 安溪县 建材 工业

内容

一、水泥
  1991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全县国有、集体、股份、私营等不同经济成分的水泥企业竞相发展。是年,全县水泥企业有县水泥厂、湖头水泥厂等4家,从业人员1247人,产量16.12万吨,产值3070万元,缴纳税费446万元,实现利润240.3万元。1995年,全县有水泥企业27家,从业人员4829人,产量51.40万吨,产值2.27亿元,比1991年增长6.4倍。是年,金谷水泥厂、三兴石凤水泥厂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成为泉州市首批进入质量体系认证的乡镇企业。1998年,湖头水泥有限公司“五龙山”牌商标被认定为泉州市知名商标。至1999年底,全县有水泥企业23家,从业人员4355人,生产能力220万吨,产量158.1万吨,产值3.95亿元。涌现出三元岩水泥有限公司、三兴石凤水泥有限公司、龙山水泥有限公司、湖头水泥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
  2000—2003年,全县开展水泥行业污染治理。2004年,对剑斗镇水泥生产企业粉尘污染进行治理,由县环保部门组织监测、验收。2005年,全县水泥企业14家,从业人员3105人,产量225.3万吨,产值5.68亿元,比1991年增长17.5倍,其中,规模以上水泥企业12家,从业人员2657人,产量222.6万吨,产值5.60亿元,缴纳税费2307.7万元。是年,三元岩水泥有限公司“三元岩”牌普通硅酸盐水泥获得过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授予“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并获得2002—2005年“产品质量国家免检”认证,成为省重点乡镇企业。
  2006年,全县加强水泥企业调整和品牌建设力度。2007年,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关于印发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和省政府《批转省经贸委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水泥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安溪县对顺达水泥厂等8家亏损、污染水泥企业实施淘汰。是年,全县有水泥企业12家,从业人员2969人,产量250.2万吨,产值9.10亿元,缴纳税费4068.4万元(有5家纳税超300万元以上),实现利润1.50亿元。涌现出“五龙山”“三元岩”“华剑”“冠光”“建坤”“石凤”“星岩”“新安”“佳乐”“荣升”等一批水泥品牌,安溪成为闽南地区主要水泥生产基地。
  二、石材
  1991年后,全县石材开采加工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安溪的支柱产业。是年,全县石材开采加工企业有官桥铁峰石料公司等2家,从业人员141人,产值70万元,缴纳税费3.2万元,实现利润1.8万元。1995年,全县石材开采加工企业89家,从业人员10178人,加工石板材76.35万平方米,产值8392万元,比1991年增长119倍。1996年,全县石材开采加工企业快速发展,产品远销国内外。2000年,全县石材开采加工企业287家,从业人员6175人,加工石板材1568.3万平方米,产值11.08亿元。是年,官桥镇被农业部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石材基地镇”。
  2001年,全县石材开采加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增大。2005年,全县石材开采加工企业573家,从业人员10178人,加工石板材1300万平方米,产值14.7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石材开采加工企业21家,从业人员1138人,产值3.08亿元,缴纳税费1441.6万元,实现利润2187.6万元。
  2006年,全县石材开采加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不断优化。2007年,全县石材开采加工企业474家,从业人员2407人,加工石板材912.99万平方米,产值4.11亿元,缴纳税费4339万元,实现利润9461万元。
  三、新型墙体材料
  2006年6月,福建省宏泰鑫轻质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在安溪县湖头镇美坂村落户。2007年,该公司加气混凝土砌块投产,产品处于试生产阶段,产量低,产值少。是年,安溪县华建轻质墙体建材有限公司创办,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夹心复合轻质墙板、玻纤增加轻质墙板和废渣砼空心砌块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处于试生产阶段,产量低,产值少。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安溪县志 下册》

本册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本册设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3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