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环境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327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环境卫生
分类号: TU993
页数: 1
页码: 437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91-2007年安溪县,设施设备、环卫管理环境卫生工作的情况简介。
关键词: 安溪县 城乡建设 环境卫生

内容

一、设施设备
  公厕 1991年,城区有公厕12座,其中,1座是水冲式公厕,其余为旱厕。1992年,开展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部分公厕拆除。1998年,城区建立水冲式公厕14座,基本消灭旱厕。2001年5月,新建新安西路二级公厕1座,改建大同路、河滨北路、先声小学、民主路、上山、河滨南路等6座公厕为二级水冲式公厕,其余的公厕进行重新装修。是年,城区15座公厕全部改为三级水冲式公厕。2007年,由县环卫部门管理的城区公共厕所15座,均为水冲式公厕。
  垃圾处理 1991年,城区仅设置固定垃圾箱8处,垃圾定时清运。1992年,在城厢镇过溪村溪边征地0.3公顷,建设一座垃圾处理场。1995年,又投资56万元,在过溪村征地1.99公顷,建设一座垃圾填埋场。1998年,城区建立垃圾中转站3处。2002年1月,在过溪村征地2.13公顷,扩建垃圾填埋场。2004年,确定在参内乡罗内村荔园作为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址。2005年,环卫所配备2艘水上垃圾打捞船,在大龙湖沙场上游绿地建设水上环卫码头和20吨水塔。2006年2月投入使用。是年,在城厢镇圆潭村征地11.67公顷,建设一座建筑垃圾堆放场。2007年5月投入使用。是年,城区共有垃圾转运站4处。
  垃圾焚烧发电厂 2006年10月,县政府决定在城厢镇涝港村清林角落建设城区垃圾处理场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占地20公顷,计划投资1.65亿元。项目为BOT(投资、管理、移交)招商、引资项目。计划采取焚烧发电工艺,日处理垃圾300吨,垃圾处理覆盖凤城、城厢、参内、魁斗、蓬莱、金谷、官桥、龙门8个乡(镇)。2007年,通过招标咨询公司进行招标。
  环卫机械设备 1991—1992年,以板车、小四轮垃圾车、运粪车、洒水车为主。2000年,添置后装式垃圾收集车、吊桶式垃圾收集车等。2001—2006年,先后购置地坑式摆臂集装箱垃圾车、装载机、封闭式人力垃圾车、打涝船等。2007年,县环卫所配备一定数量的汽车、农用车、装载机、摇臂车、洒水车、中转运输车、压缩车、扫地车、小货车等系列环卫机具,但吨位偏小,不适宜大范围、长距离作业。
  二、环卫管理
  道路清扫 1991年,城区道路清扫面积2.5万平方米,日清运垃圾30吨。1993年,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加快,日清运垃圾量逐年增多。是年为40吨。2000年70吨。2007年,城区主干道清扫面积96.8万平方米,其中,主城区一、二级道路面积85万平方米,由县环卫所负责清扫保洁;三级道路面积11.8万平方米,由社区居委会负责清扫保洁。城区日运垃圾150吨,全部由环卫所负责清运。
  垃圾收集 1991—2007年,城区的生活垃圾由县环卫所采用定段、定人、定号的清运保洁模式和沿街鸣铃收集、定点倾倒、集中清运的方式,运往定点垃圾场作处理。城区的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或个人收集、清理,运至圆潭建筑垃圾场进行填埋。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