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4429
颗粒名称: 观音澳
分类号: K295
页数: 2
页码: 132-133
摘要: 1978年6月30日,平潭设立“台湾渔民接待站”,东澳(观音澳)同时设立“台湾渔轮停泊点”。2009年11月7日,“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标志牌在东澳(观音澳)猴研山矗立……平潭接待台湾贸易、捕捞渔船1万多艘次,贸易额1.15亿美元。2011年3月,平潭综合实验区重大项目——澳前客货滚装码头正式动工,由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地方直航台湾客运中心正式开工建设,历史又一次选择了观音澳,观音澳将迎来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给予的强大商机,担当起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远航,将不再顾虑政策的限制,也不必忧愁时空的阻隔,一句话:先试先行!
关键词: 平潭县 地方史 文化

内容

1978年6月30日,平潭设立“台湾渔民接待站”,东澳(观音澳)同时设立“台湾渔轮停泊点”。
  2009年11月7日,“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标志牌在东澳(观音澳)猴研山矗立…… 观音澳作为大陆与台湾相距最近的地方,得天独厚,无论是人员往来还是民间贸易,占尽了地利,真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明朝开始,就有大批生意人从观音澳东渡台湾台南、高雄,有的便定居台湾。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起,平潭与台湾,澎湖戍兵换防(俗称“换班”),三年轮换一次。平潭籍将士退役后,又有一些人留居台湾、澎湖。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平潭作为福建对台湾补充物资的主要港口,在两岸联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从台湾运回的煤炭、白糖等物资也是由观音澳上岸,源源不断地惠及两岸同胞。此间,不少平潭人在台北、基隆、澎湖等地定居。抗战结束后,台湾与大陆交往全面开放,两岸经贸往来更加繁荣。听老人讲,观音澳在那阵子非常闹热(本地话),酒馆、烟店、造船厂、海关底、盐馆底等地方,人来客往,络绎不绝。1949年4月之后,随着两岸分治的形势,观音澳也渐渐失去了与台湾交往的热络。千余名官兵及其家属随部前往台湾,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1978年初,两岸关系开始松动。“春江水暖鸭先知”,来自台湾亲人的书信,传递着两岸同胞间的生死讯息。之后的老兵返乡之路,更充满了催人泪下的悲壮。一位三十年杳无音信的游姓老兵,从香港转折,回到家乡,一下车就伏在地上,然后爬到家中,跪在老母亲的脚下,双目失明的老母亲与唯一的儿子相拥而泣,令在场亲友为之动容。观音澳陆续出现了一些穿戴时髦、休闲、戴金丝眼镜、大腹便便的台湾客。台湾长寿烟、手表、雨伞、尼龙布、双卡收录机、盒带音乐唱片、鱼罐头、时装画册都在偷偷的交易中,大陆的瓜子、白酒、加饭酒、香菇、蒜头、红枣等也大量悄悄地存积在观音澳。官未通民先通。夜色下的东澳码头,几束手电筒光闪过后,交易结束,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年。台湾渔轮在观音澳的停泊次数在增加,数量也不断增大。台湾渔民登陆,也带来了时尚。观音澳的酒楼、歌舞厅一间一间出现,来自全国十九个省市的歌女把观音澳打扮得花枝招展。据统计,从1981年至1995年,平潭对台小额贸易成交额(不包括渔民互换物资)达六万多美元,位居全省前列。平潭接待台湾贸易、捕捞渔船1万多艘次,贸易额1.15亿美元。对台输出劳务渔工2万多人次,观音澳占70%以上的比例。观音澳名声在外,其中,平顺公司、中福公司等一度名扬两岸。观音澳也赢得了“小台湾”的美誉。1996年之后,沿海全面开放,两岸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2011年3月,平潭综合实验区重大项目——澳前客货滚装码头正式动工,由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地方直航台湾客运中心正式开工建设,历史又一次选择了观音澳,观音澳将迎来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给予的强大商机,担当起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远航,将不再顾虑政策的限制,也不必忧愁时空的阻隔,一句话:先试先行!要考虑的将是文明素养、文化层次。值得庆幸的是,闽台地缘相近,血脉相连,生活习惯相似,更有三个世纪的交往历史作支撑,没有理由担心做不好。而今天的观音澳作为两岸交往的桥头堡,有平潭大桥、平潭高铁做后盾,完全可以走捷径,争取时间,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在闽南厦门、北岸马尾之间取一个平衡点,构建快捷、顺畅的交流平台,成为两岸同胞理想的共同家园! 祝福您!观音澳。

知识出处

平潭史话

《平潭史话》

出版者: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平潭记忆、平潭往事、平潭风物、平潭风情、平潭风采5章,分别阐述了平潭的历史沿革、平潭自强不息的精神、平潭的自然风光和物产、平潭的人文和文化、今日平潭与闽台缘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