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四宝·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4365
颗粒名称: 海山四宝·石
分类号: K295
页数: 2
页码: 65-66
摘要: “一城风沙半城石”,这是平潭清代民间最流行的一句俗话,也是平潭当时最真实的写照。以神来之笔一一半洋石帆为标志的平潭岛,九岛连襟,千礁林立,星罗棋布,浑然天成。难怪有人戏说,漫游平潭,只要你抬起头来,就会见到会说会笑的石头,或向隅而立,或傲视苍穹,海山极具垄断景观的石形,美的都让人心跳,俏的都让人折服。据不完全统计,平潭岛上的象形山石岩礁多达1000多处,真可谓是“石景大观园”。平潭岛北部、西北部是花岗岩,东部、南部是花岗闪石岩。但愿岛上人家能停止采石、交易、加工等牟利之举。对平潭人来说,石头就好比牙齿,捣碎牙齿,如何食物,如何生存呢?
关键词: 平潭县 地方史 风物

内容

“一城风沙半城石”,这是平潭清代民间最流行的一句俗话,也是平潭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以神来之笔一一半洋石帆为标志的平潭岛,九岛连襟(东庠岛、小庠岛、屿头岛、大练岛、小练岛、牛山岛、草屿岛、塘屿岛、吉钓岛),千礁林立,星罗棋布,浑然天成。南寨山石头公园,塘屿海坛天神,流水东海仙人井、仙人谷,还有白青青峰的“仙人桥”,苏澳看澳的“海坛大佛”、“天地蛋”,大练月举的“通天门”,三十六脚湖畔的“观音岩”,观音澳的“羊角顶”,澳前后楼的“笔架山”、“仙桃石”,千年风蚀,峰岩矗立,真可谓鬼斧神工,叹为观止。难怪有人戏说,漫游平潭,只要你抬起头来,就会见到会说会笑的石头,或向隅而立,或傲视苍穹,海山极具垄断景观的石形,美的都让人心跳,俏的都让人折服。
  据不完全统计,平潭岛上的象形山石岩礁多达1000多处,真可谓是“石景大观园”。
  1991年底,中国科学院古地理研究所的六位教授、权威专家考察平潭,对平潭地质结构进行全面分析,所确认的平潭地质基础、地貌轮廓和矿藏分布数据状况,为平潭大桥建设、港口开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提供了准确的资讯。据《平潭土地资源概况》介绍:平潭岛基底的岩石类型,主要是中生代侵人岩和火山岩,即以花岗岩和闪长岩为主的燕山早期与晚期的侵人岩和以英安岩、流纹岩、英安质晶屑凝灰熔岩等为主的石帽山群的侏罗纪小溪组、南园组火山岩,其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燕山期侵入岩。平潭岛北部、西北部是花岗岩,东部、南部是花岗闪石岩。火山岩则分布在君山(平潭最高的山、海拔434.6米)、杨梅山和兴龙岭一带。东海仙境即流水东部的地质是石帽山群的熔结凝灰岩、夹粉砂岩和安山岩。西部的娘宫半岛则是英安岩和英安质熔结凝灰岩。
  千百年来,岛上百姓就地取材,开山碎石,以石头建房、筑堤、造码头,甚至连街道、马路都用石头铺造。1977年,因打造“阿波凡”号,请来了日本专家,日本专家看到石头铺道,大为震惊,认为这是岛上居民自我毁灭,万万使不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平潭建筑才引进混凝土结构建筑方式,终止了釜底抽薪的乱毁乱炸岛上石头的不良行为。众所周知,石头是平潭岛安身立命的根基,砂石是老天赐给平潭的恩物(砂是由海底潮涌推上岸的),不认识、不爱惜、不保护这一海岛生命线,天理难容。
  因为石头,平潭才有绝伦天下的垄断景观:石牌洋(半洋石帆)、仙人井(东海仙境)、海坛天神以及许许多多神态各异、富有灵性的石像,也蕴含着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作乱,平潭是重灾区。岛上有一青年叫李阿石,力大无比,用石臼砸死了人室抢劫的两个倭寇,众倭寇见状逃之夭夭。此后,只要倭寇一看到渔家门口有石臼就不敢进屋,望石而逃。现在有许多人家还在家门口摆放一个尖的石春臼,民间把它看作是“驱鬼镇邪”的宝物。
  但愿岛上人家能停止采石、交易、加工等牟利之举。对平潭人来说,石头就好比牙齿,捣碎牙齿,如何食物,如何生存呢?

知识出处

平潭史话

《平潭史话》

出版者: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平潭记忆、平潭往事、平潭风物、平潭风情、平潭风采5章,分别阐述了平潭的历史沿革、平潭自强不息的精神、平潭的自然风光和物产、平潭的人文和文化、今日平潭与闽台缘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