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海山三绝之半洋石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4359
颗粒名称:
海山三绝之半洋石帆
分类号:
K295
页数:
2
页码:
52-53
摘要:
从平潭古城关坐上去苏澳的车,车程四十分钟,便到了苏澳看澳,离澳口一公里处,与看澳村遥遥相望的西面海上,矗立着两块花岗岩石柱,当地人叫它“石牌洋”,这里还流传着“哑巴皇帝”的传说。
关键词:
平潭县
地方史
风物
内容
从平潭古城关坐上去苏澳的车,车程四十分钟,便到了苏澳看澳,离澳口一公里处,与看澳村遥遥相望的西面海上,矗立着两块花岗岩石柱,当地人叫它“石牌洋”,这里还流传着“哑巴皇帝”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一夜之间,风沙淹没了芦洋埔许多村庄,有一个小孩被埋在沙里,后来得救,人们发现这小孩是个哑巴。
小孩没有家人,孤苦伶仃,但他很聪明,整天剪纸当军队,自己在那比划、指挥,俨然就像个带兵的帝王,村民管他叫“哑巴皇帝”。
他亲眼看到财主收租讨债,残酷对待老百姓。他心里想:风沙可恨,但财主更可恨。
不久,蓬莱大仙云游到海岛,见这哑童可怜,就送他三张纸,~对他说:“一张剪座房子、一张剪成一座粮仓,剩下一张剪些衣物。这样就可以有住、有吃、有穿。”仙人特别嘱咐:“施法时千万不要被人看到,否则法术就不灵啦。”说罢欲走,哑童拉着仙人,用手指着自己的嘴巴,仙人大笑着说:“等你剪完这三张纸,自然就会开口说话了。” 蓬莱大仙走了,哑童拿起剪子,想道:要是照大仙指点,自己可以过上好日子,但乡亲们怎么办?风沙来了怎么办?财主恶霸谁来除?想到这里,他毫不犹豫地用第一张纸剪出一座大山挡风沙,这座山便是君山。
哑巴拿起第二张纸,剪了一副震天弓和一支穿云箭。又用剩下的纸屑剪成好多手执刀枪的纸兵。接着他拿起第三张纸,剪了春臼、簸箕和槌子,准备留给乡亲们使用。
仙家妙法果然灵验,剪完三张纸,哑巴开口说话了:“我要用弓箭射下王法!”说罢,张臂弯弓,对着天空射出了穿云箭,这支穿云箭直射皇宫,震惊了皇帝。帝王一怒之下,派来官兵讨伐海坛岛,哑童终究抵不过官兵凶狠。
用纸石臼作船,簸箕作篷,槌子作舵逃到海上,刚出澳口,便触礁沉没,化为两块帆状巨石,这便是今天的“石牌洋”了。
这一传说在民间流传得神乎其神,人们的愿望总是美好的,但现实又是残酷的。石牌洋的传说讲述了千千万万海岛入世世代代为生存而奋斗的悲壮故事。
1992年,国家地质结构研究专家来到平潭石牌洋,称之为全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石,是世界仅有的海蚀地貌垄断景观,美其名曰:“半洋石帆”。
这座天然石雕,与陆地相距1.4公里,其状如帆。两巨石并列海面,一高一低。高者33米,低者17米,K柱中流,气势凛然。宛如兀立于海天之间的擎天大柱,由底部一片礁盘托起,既是航标,又是雕塑,更似迎风起帆,直捣汪洋,信心满怀,傲然前行的渔船。
晨曦晚霞里,海西波光潋滟,两块巨石,伟岸相伴,含情脉脉,互诉衷 \肠,相依为命。
风和景明中,两块巨石,宛如巨轮泊岸,岿然不动,坚定如磐,见证星辰起落,人间沧桑。
惊涛骇浪前,石帆与礁石相互激励,又如乘风破浪之舰,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坚定、坚毅、坚强,恰似海岛儿女自强不息精神的光辉写照。
如今,石牌洋景区游者如织,登上礁面,仰望石柱凌空,直插云端,脚踩石磐,如履巨轮甲板,天风拂面,海涛抚肩,浪逐脚丫,惊心动魄,身临其境,无不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
60万年前,这里是一座小岛,岛上绿草如茵,随着岁月的流逝,时光雕琢,风雨剥去了石帆的外壳,冲刷了沙土泥尘,两块巨石渐渐露出伟岸的身躯,巍然屹立。
可谓是:波光如画碧如油,晨雾晚霞仙泛舟。石帆应知天下事,不晓领悟几春秋。
知识出处
《平潭史话》
出版者: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平潭记忆、平潭往事、平潭风物、平潭风情、平潭风采5章,分别阐述了平潭的历史沿革、平潭自强不息的精神、平潭的自然风光和物产、平潭的人文和文化、今日平潭与闽台缘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