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坛二十总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4356
颗粒名称: 海坛二十总兵
分类号: K820.8
页数: 2
页码: 42-43
摘要: 《福州府志》记载:公元186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设台湾府,直隶福建,管防共辖,两岸一家。一府一营,营以下为汛,汛的主要功能有四:即缉捕、防守驿道、护卫行人和稽查匪类。平潭当时作为一个汛,首领为千总。即城守巡官,官至正六品。清王朝为维持社会治安,巩固边疆领土。在兵制上分为“八旗兵”、“禁旅八旗”、“绿营”等兵种。平潭地处台湾海峡中部,与台湾一衣带水。清朝延续明朝管防体制,以闽浙、两广为东南门户,把守边防。当年用鲜血与生命戍守台湾、护卫海峡、固边安民的 、焦英烈,就是为领土完整、民族安宁而献身的。一个富强、独立、有尊严的民族,不仅是民族先驱们的梦想,更是历史赋予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 传记 类型 地区

内容

《福州府志》记载:公元186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设台湾府,直隶福建,管防共辖,两岸一家。一府一营,营以下为汛,汛的主要功能有四:即缉捕、防守驿道、护卫行人和稽查匪类。平潭当时作为一个汛,首领为千总。即城守巡官,官至正六品。
  清王朝为维持社会治安,巩固边疆领土。在兵制上分为“八旗兵”、“禁旅八旗”、“绿营”等兵种。“八旗兵”作为正规的国家军队,驻防八方,首领为总督;“禁旅八旗也是皇帝亲军,守卫京师,是保护朝廷的军队,首领为藩功里.像巡抚;“绿营”是驻防各省的巡警、团练等地方武装,设于省者为提督,设于道者为总兵(官至正二品),各行其职。
  平潭地处台湾海峡中部,与台湾一衣带水。清朝延续明朝管防体制,以闽浙、两广为东南门户,把守边防。平潭(史称海坛)地处要冲,其作用自然举足轻重,自十八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中叶,在抵御外侮、戡乱治匪、固疆守防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和历史功绩。其中,明清海坛镇六位千总、清代海坛镇二十总兵的英名也永远铭刻在海峡两岸的历史丰碑上。
  杨仕inn,1700年担任海坛镇千总;林承昌,1835年担任海坛镇千总;杨康灵,1809年担任海坛镇千总;陈一凯,1819年担任海坛镇千总;詹功显,1808年担任海坛镇把总、千总;江国珍,1862年担任海坛镇千总。他们在固边安民、抵御外侮的斗争中,都立下了丰功伟勋,两岸同胞不会忘记他们的历史功绩。
  林贤、洪范、林孺、朱文、吕瑞麟,马骥、杨瑞、甘国宝、董果、李长庚、丁朝雄、菜攀龙、孙大刚,罗江泰、倪起蛟、杨继勋、陈步云、谢得彰、江继芸、吴建勋等二十位清代海坛镇总兵、戍台名将,他们或原籍本土,或来自外省,但同样让两岸同胞敬仰。之外还有副将、守备、游击等多人,他们的名字,灿若繁星,与天地同在,共日月齐辉。
  平潭于清康熙年间成平潭汛,又称海坛镇。清嘉庆三年,改制军厅。1912年建县,明年2012年,平潭建县100年,今日平潭,以“平潭综合实验区”闻名于世,我们有幸生活在平潭又一个历史变革期,见证这一伟大时代的风生水起。共同期待平潭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她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历史是一面镜子。当年用鲜血与生命戍守台湾、护卫海峡、固边安民的 、焦英烈,就是为领土完整、民族安宁而献身的。纵然史上有许许多多分分合合、内因外果,但有一条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外侮不可忍,同胞好商量”。2005年,当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主席的手握在一起时,两岸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恩怨东流去,两岸一家亲”。一百多年前,两岸同胞戮力同心,坚守疆土,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民族奋斗史。星河永恒旷世久,人间变革比日新。一个富强、独立、有尊严的民族,不仅是民族先驱们的梦想,更是历史赋予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知识出处

平潭史话

《平潭史话》

出版者: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平潭记忆、平潭往事、平潭风物、平潭风情、平潭风采5章,分别阐述了平潭的历史沿革、平潭自强不息的精神、平潭的自然风光和物产、平潭的人文和文化、今日平潭与闽台缘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承昌
相关人物
詹功显
相关人物
江国珍
相关人物
陈步云
相关人物
谢得彰
相关人物
江继芸
相关人物
吴建勋
相关人物
林贤
相关人物
洪范
相关人物
林孺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