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平潭县土地志》 图书 |
唯一号: | 130220020210004265 |
颗粒名称: | 二、大嵩岛再开发 |
分类号: | F301.24 |
页数: | 2 |
页码: | 154-155 |
摘要: | 大嵩岛别名大墩岛,古名大桑,俗称大挡,在白青乡东部海面,距革命基点村——国彩村(伯塘)仅1。岛呈隋圆形,东西长0.7公里,南北宽0.25~0.5公里,面积0。西坡缓,呈梯形;东北坡陡,海拔51.8米,由二长花岗岩组成,表层覆盖土壤。属基岩海岸,岸线曲折,长2.08公里,形成小澳口。沿岸垒石滩、石砾滩四伸,低潮时,与牛尾岛连接,周围水深5米左右。原老区办主任,离休老领导吴秉熙,离而不休,勇于开拓,虽年近古稀,但夕阳晚照,率领伯塘村民15人,于1982年3月,再度开发大嵩岛。 |
关键词: | 土地开发 土地利用 放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