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东甲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土地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4262
颗粒名称: 二、东甲岛
分类号: F301.24
页数: 2
页码: 153-154
摘要: 东甲岛在平潭县东南向,属南海乡辖区,位于北纬25°17',东经119°45'。面积0.84平方公里,距海坛岛6海里。东甲岛频临台湾海峡,经常有台湾渔船在此停泊,1983年列为台湾渔船停泊点并拨款修建房屋、公路、码头和配套设施。(一)综合楼:建筑面积761.52平方米,高3层,内设招待所、食堂、服务部、营业厅。1983年7月中旬动工,当年10月1日交付使用,总造价11万多元。1984年7月14日动工,当年8月5日竣工,共挖填土石方3436立方米,造价1万元。井旁建水泵房两间,面积56平方米,铺设40毫米供水管道400米,分布综合楼和码头,供外轮和台湾渔民饮用。(五)供电设施:利用水泵房安装5千瓦发电机组一套,架设线路1000米分布综合楼和码头,供岛上照明。
关键词: 土地开发 土地利用 放牧地

内容

东甲岛在平潭县东南向,属南海乡辖区,位于北纬25°17',东经119°45'。面积0.84平方公里,距海坛岛6海里。
  东甲岛频临台湾海峡,经常有台湾渔船在此停泊,1983年列为台湾渔船停泊点并拨款修建房屋、公路、码头和配套设施。
  (一)综合楼:建筑面积761.52平方米,高3层,内设招待所、食堂、服务部、营业厅。1983年7月中旬动工,当年10月1日交付使用,总造价11万多元。
  (二)公路:由综合楼门口伸向码头,长345米,路宽5米。1984年7月14日动工,当年8月5日竣工,共挖填土石方3436立方米,造价1万元。
  (三)码头:为重力式结构,紧接公路由东向西延伸,长70米、高8.5米,外坡1:1.5米,内坡1:1米,堤顶宽4米(其中风浪墙宽1米),前沿水深为1.12米,设计泊位200吨,有效利用率为60°0°1984年8月动工,1985年3月竣工,共填砌石方7585立方米,造价13万元。
  (四)供水设施:建一口大井于综合楼西侧山坳,为石砌圆形井,直径8米,深6米,有效蓄水200立方米,可供2000人以上用水。井旁建水泵房两间,面积56平方米,铺设40毫米供水管道400米,分布综合楼和码头,供外轮和台湾渔民饮用。1984年7月10日动工,当年9月底竣工,造价4.6万元。
  (五)供电设施:利用水泵房安装5千瓦发电机组一套,架设线路1000米分布综合楼和码头,供岛上照明。1984年7月动工,当年8月竣工,造价1.46万元。

知识出处

平潭县土地志

《平潭县土地志》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平潭县土地志》为突出地方特色、时代特点、行业特征和体现中共平潭县委提出的“加强主体、发展两翼、扩大开放、建设基础”发展经济的战略构想,突出“耕海牧渔”和“国家公园”(海坛风景名胜区)以及以土地启动架设海峡大桥来实现平潭人民梦寐以求的“天堑变通途”的夙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