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渔业贷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金融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3930
颗粒名称: (二)渔业贷款
分类号: F830.5
页数: 2
页码: 126-127
摘要: 平潭是一个岛县,渔业基础好。1949年,全县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2.2%,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5.7%,因此内外海渔业贷款在全县农业贷款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至年末,全县拥有机帆船811艘,总吨位18576吨,柴油机总功率达32806千瓦,渔业贷款为平潭渔业生产手段的改善,生产领域的扩大,渔业产量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县农业银行逐步减少对渔业集体和专户的贷款投入,加大了对渔业贷款的清理、落实和收回力度。同时贷款960万元支持建造大吨位运输船15艘,发展海上运输业。年末,县农业银行、信用社渔业贷款余额达4994.4万元,使远洋捕捞和海上运输业成为平潭县经济发展的新生长点。
关键词: 按揭贷款 按揭抵押 保函业务

内容

平潭是一个岛县,渔业基础好。1949年,全县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2.2%,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5.7%,因此内外海渔业贷款在全县农业贷款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1950年县人民银行开始发放此项贷款。为了促进生产发展,1950年至1957年,县人民银行、县信用社共发放渔业贷款314.7万元,用以发展木帆船和围10,,以提高渔业产量。1957年底,全县已有木帆渔船2913艘,比1949年增长34.3%。此后,县人民银行根据渔业生产的需要,适时发放渔业设备贷款39.8万元,支持全县6艘20吨位以上的“海山鼠”安装动力机,购置大型围缯,组织外海捕捞。贷款随生产发展而逐年增加,至1978年共发放渔业设备贷款774万元,同时还发放渔业生产费用贷款1432万元。至年末,全县拥有机帆船811艘,总吨位18576吨,柴油机总功率达32806千瓦,渔业贷款为平潭渔业生产手段的改善,生产领域的扩大,渔业产量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79年,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逐步落实,全县所有渔业生产单位除东澳岭前大队仍由大队统一核算外,其余全部转为对船、单船或承包组为核算单位;在渔业生产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内外海捕捞逐步由一船单具向一船多具的生产方向发展。渔业核算体制的变化,渔业劳力不断分化、重组,贷款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各行社对渔业贷款持谨慎、稳重的态度。县农业银行逐步减少对渔业集体和专户的贷款投入,加大了对渔业贷款的清理、落实和收回力度。
  1987年,县农村信用社为了支持平潭渔业转向,首次向福清农村信用社拆借资金127万元,支持发展铁拖3对,运输船21艘,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1990年至1992年,为了支持建设“海上田园”,县农业银行贯彻“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保证重点,压缩一般,适时调节,提高效益”的信贷原则,在盘活资金、优化调整的同时,三年增加渔业贷款1012.2万元,支持渔民发展传统流钓、定置网作业、深外海铁拖作业、新法鲨钓、三重花蟹笼作业,促进渔业生产转机,改善和优化了渔业结构。
  1993年,县农行信用社扶持海上运输业走大马力、大吨位、大港口和钢质型一体化道路,有选择地发放购买钢质运输船贷款558万元,购船10艘,当年海上运输业形势看好,年产值达2512.3万元。
  1993年至1994年,敖东、流水信用社发放230万元,解决310个渔业剩余劳力投入发展定置网作业,每个劳力年收入可达1.5万元。
  1994年,针对近年来渔业资源衰竭的情况,县农业银行发放渔业贷款1760万元,支持建造大马力钢质铁拖6对,赴印尼进行远洋捕捞作业,为平潭渔业捕捞走出国界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贷款960万元支持建造大吨位运输船15艘,发展海上运输业。1995年县农业银行又投入840万元,县工商银行投入400万元支持赴印尼远洋铁拖捕捞生产,开发渔业资源。年末,县农业银行、信用社渔业贷款余额达4994.4万元,使远洋捕捞和海上运输业成为平潭县经济发展的新生长点。

知识出处

平潭县金融志

《平潭县金融志》

本志上限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5年。设有概述、大事记、机构、货币、业务、外汇业务、保险、民间借贷、业务管理、队伍建设等类目,记述了平潭县金融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