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三次产业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统计年鉴 2016》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2819
颗粒名称: 7.三次产业结构
分类号: C816
页数: 2
页码: 342-343
摘要: 指标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阶段,一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开始明显下降,二产的比重迅速上升并逐步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三产随着工业生产的增长开始发展,其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当二产的比重达到顶峰并逐渐稳定或开始下降时,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一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所占比重很小;二产增加值的绝对值因工业高度发达仍继续上升,但其比重由上升转为下降;三产的比重则迅速上升,取代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关键词: 统计资料 资料管理 统计数据

内容

[指标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
  [指标解读]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产业结构中最基本的关系,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可进行不同国家间的比较,以更好地认识我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关系可以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尚未进入工业化阶段时,第一产业居于主导地位,第二产业则处于萌芽阶段,比重不大且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刚刚起步,所占的比重也很小。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阶段,一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开始明显下降,二产的比重迅速上升并逐步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三产随着工业生产的增长开始发展,其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当二产的比重达到顶峰并逐渐稳定或开始下降时,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一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所占比重很小;二产增加值的绝对值因工业高度发达仍继续上升,但其比重由上升转为下降;三产的比重则迅速上升,取代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三产比重上升是一个总体趋势,并不一定表现为持续上升,在一定时期可能会有小幅回调或振荡。从理论上说,在假设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当三产的增长速度超过二产(一产的速度通常较低)的增长速度时,三产所占比重才可能提升。而在工业化期间,极有可能出现以工业为主体的二产高速发展,其速度远高于三产,造成三产比重不升反降。我省近年三产比重小幅下降即符合这种现象。国外学者(以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为代表)的研究表明这种?象大量出现在工业化初、中期,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二产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三产比重开始持续上升。众多学者认为,我省目前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如果这种认识正确,统计数据反映出来的近年我省三产比重略有下降,近期出现回升的现象,贴近客观实际,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目前我省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1)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总量较小,比重偏低,尚未能成为福建经济的主导产业。(2)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传统行业占主导地位,新兴行业所占比重偏小,科教文卫仍较落后。(3)地区发展不平衡,沿海六地市与闽西三地市差距较大,呈现出从南到北、由东及西倾斜分布,第三产业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成为影响全省服务业整体水平提升的因素。(4)第三产业市场化程度和企业化程度低,社会化、商品化、产业化水平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特别是商贸、交通运输、旅游以及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等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产业,缺乏吸纳劳动力强、影响力大的企业集团和优质企业,使得大量资金得不到有效的配置,难以适应社会化、商品化、产业化的要求。(5)第三产业管理人才相对短缺,人员结构不合理。我省服务业从业人员有接近50%分布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两大传统行业以及文教艺术、广播影视业上。而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法律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领域的人才相对短缺,特别是从事金融、保险、旅游、信息、咨询、法律、广告、中介服务以及熟悉国际贸易服务规则的服务业的优秀管理人才相对短缺,使得第三产业的发展乏力。
  专栏3 现行三次产业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包括以下15个门类: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批发和零售业,4.住宿和餐饮业,5.金融业,6.房地产业,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教育,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5.国际组织。
  由于农、林、牧、渔服务业列入第一产业,服务业与第三产业存在微小差别,在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不大情况下,服务业可以近似等同于第三产业。

知识出处

平潭统计年鉴 2016

《平潭统计年鉴 2016》

本年鉴分为三大部分,即特载、统计资料、附录。其中:统计资料部分包括十三项内容,即:综合核算、农林牧渔业、工业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贸易餐饮业、物价、财政金融、劳动工资、文教卫生计生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