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碑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88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碑刻
分类号: K878
页数: 1
页码: 665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县碑刻的情况统计。
关键词: 平潭 文化 遗址

内容

龙兴寺碑刻在中楼乡田中村龙兴寺中。刻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九月,为长方形花岗岩石碑,长2.16米,宽0.84米,楷书直下,记载龙兴寺创建后,毁、复、jvl、葺及筹建前殿和捐银芳名等内容。
  增福寺碑刻在北厝镇庄上村与北洋村增福寺遗址处。碑为长方形花岗岩石,计两块,长2.16米,宽0.84米。一块为碑记,记述海坛增福寺兴建与修建过程;另一块为题银碑,阴刻楷书直下。
  东庠宫碑刻在东庠乡澳底村东庠宫遗址(东庠影剧院)处。长方形花岗岩石碑,长2.23米,宽0.9米,记述该宫更名、重修、复修的经过,碑文楷书直下,为清光绪年间所刻。
  金峰寺碑刻在岚城乡中湖村金峰寺中。为清代碑刻,计有4块,每块长1.12米,宽0.84米,花岗岩石,楷书直下。碑文介绍该寺始建与修建情况,并刻有题银者姓名,以及清同治七年(1868年)同知李蟆题诗。
  Iff解寺碑刻在澳前镇澳前村下网澳观音堂中。碑为花岗岩石长方体,长1.10米,宽0.88米,楷书直下,记载明永历七年(1653年)提督吴为高倡建该寺,以及清光绪五年(1879年)澳前村民陈明远、念成人、薛昌茂等筹资修建的情况。另有3块碑刻,皆为长方形花岗石,分别记述清道光年间该寺重修情况。
  三节孝碑在北ff镇美楼村南。清宜统三年(1911年)立。抹角长方形花岗石,莲花图案碑座。碑高2.59米,宽0.84米,四周八角形石栏杆。碑文记述里人林紫荆、陈谦宋、任丙宋守节尽孝事迹。
  双节碑在岚城乡深坞村东北。清光绪元年(1875年)立。青石碑长2.07米,宽0.84米,抹角长方形,浮雕双龙图案,阴刻楷书直下,碑记载为林二妹、林紫霞题请旌奖节孝事宜。
  玉楼堂防波堤题碑在澳前镇玉楼堂村东,为纪念玉漏堂防波堤建成而立。花岗石碑高1.43米,宽0.66米,阴刻楷书直下,分刻县长李为公题“永Ift狂澜”和福建省参政高诚学题“海国长城”。1988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竹屿工程纪念碑在北N镇竹屿码头处。1962年立,碑高8米,呈四方梯形,阴刻楷书直下,记述围海建堤经过,1988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