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恙虫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809
颗粒名称: 一、恙虫病
分类号: R197
页数: 1
页码: 627
摘要: 本段介绍了恙虫病,中医称“三阳病”。在平潭流行历史长,发病范围广,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平潭为福建省恙虫病重疫区之一。1951年7月,平潭驻军突发恙虫病,并波及附近村居。当年全县发病1000多人,其中驻军数百人。1953年6月,福建省防疫站派防治工作组协助防治恙虫病,随后省血吸虫防治所和闽侯专署医院又抽调36人前来平潭参与防治。当年县内患者1427人,全部得到免费治疗。
关键词: 平潭 医疗 机构

内容

恙虫病,中医称“三阳病”。在平潭流行历史长,发病范围广,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平潭为福建省恙虫病重疫区之一。1951年7月,平潭驻军突发恙虫病,并波及附近村居。当年全县发病1000多人,其中驻军数百人。1953年6月,福建省防疫站派防治工作组协助防治恙虫病,随后省血吸虫防治所和闽侯专署医院又抽调36人前来平潭参与防治。当年县内患者1427人,全部得到免费治疗。
  1954年恙虫病盛行,全县发病1374例,占全县总人数1.1%。除2例因年老体弱治疗无效死亡外,其余全愈。同年4月,省防疫站、闽侯专署抽调59名医务人员赴岚协助防治,所有患者集中县卫生院免费治疗。
  1955年5月,由省防疫站、县卫生院和区卫生所联合组织46名医务人员,选择历年恙虫病发病频繁的15个村,作为防治实验点。当年全县共发病749例,经防治无一死亡。
  1960年春,县防疫站在敖东等疫区进行恙虫疫苗接种,收到明显效果。此后,每年发动群众灭鼠、除杂草,以及喷洒杀虫粉剂,有效地抑制恙虫病的流行趋势。至60年代后期,恙虫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196"7-1972年,全县发病共计305例。1973年后发病率又呈上升趋势,1972-1976年,共发病799例。1988年恙虫病大流行,全年发病367人,占全县总人口1.22%o0 90年代,由于强化综合治理措施,恙虫病得到有效控制。至1995年,年均发病率为0.19%--0.2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