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基层司法行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53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基层司法行政
分类号:
D631
页数:
2
页码:
517-518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基层司法行政的民事调解、法律服务。
关键词:
平潭
公安
制度
内容
一、民事调解 50年代初,贯彻政务院颁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民事调解工作归县司法科负责,各乡普遍成立调解委员会,由5-9人组成,下设村调解小组,调处一般民事纠纷。县人民法院成立后,调解委员会由县法院直接领导,并通过不定期的以会代训进行业务指导,以提高调委会人员的政策水平。
1981年1月,县司法局成立后,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县法院移归司法局领导,并逐步形成乡镇司法办、村调委会、基层调解员的调解组织网络。1983年,全县179个村居调委会全部整顿恢复后,配备调委会正副主任432人。1984-1985年,全县基层司法行政组织共受理民事纠纷2018件,调处积案139件,相当于法院同期民事纠纷案的6-7倍,涉及婚姻、遗产、赡抚养、房宅基地、债务、损害、财产纠纷、家庭纠纷、山林纠纷等。
1986年开始,各乡镇基层调委会共同参与调处各类民间纠纷。至1990年,共调处婚姻、家庭纠纷1180件、邻里纠纷441件、房屋宅基地1318件,债务646件、生产经营575件、赔偿403件、其他561件,调解成功率达93.2%0 1993年5月,在基层推行“十户调解员”制度,当年全县117个村居的调解组织拥有“十户调解员”5256人。1994年7月,县司法局要求全县基层调委会要做到组织、工作、制度、报酬“四落实”,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至1995年,“四落实”调委会达70%以上。
二、法律服务 1983年,各乡镇配备一名司法助理员,由乡镇民政干部兼任。1985年4月,全县15个乡镇先后建立司法办,负责乡镇司法工作。主要职能是提供法律服务;指导人民调解;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普法工作;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直接调解民事纠纷、经济纠纷;开展公证联络,办理合同鉴证,协助公证处监督公证的履行。1986年,各乡镇司法员直接参与调处纠纷案件达1278件,成功率达90%以上。
1987年,司法部颁发(关于乡镇法律服务所的暂行规定),县司法局遵照“规定”的要求,以苏澳镇和澳前镇为试点,成立2个法律服务所,由乡镇司法员直接管理。1989年8月,苏澳和澳前两个司法办率先实行“自养自收,独立核算”,以提高基层司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991年,县司法局将乡镇法律服务站、公证联络站合并为法律服务所,司法办和法律服务所实行合署办公。法律服务所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到年底,全县15个乡镇的法律服务所全部挂牌成立。当年,基层司法共调解各类民事纠纷893件,协办公证194件,民事代理172件,为19家企事业单位、70个村居委员会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1995年3月,为加强基层群众组织的依法自治,在全县村居中开展评选“守法模范户”活动,促进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并将每年12月定为全县“守法模范户”的评选时间。1991-1995年,乡镇基层法律服务所调解各类民事纠纷2730件,协办公证5660件,民事代理1434件,代写法律事务文书2145份,提供法律咨询10.8万人次,鉴证1362次;同时为918家企事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1582.7万元。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