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组织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27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组织机构
分类号:
D05
页数:
6
页码:
410-415
摘要:
本节介绍了中共平潭县各个机构成立时间。
关键词:
平潭
政党
组织
内容
一、中共平潭县委民国38年(1949年)9月中旬,成立中共平潭县委,任期至1956年5月。隶属中共福建省委第四地方委员会(后改称中共闽侯地委)。
1956年5月26--31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平潭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平潭县第一届委员会,任期至1960年7月,隶属中共晋江地委,1959年8月,改属中共闽侯地委领导。
1960年7月,选举产生中共平潭县第二届委员会,任期至1968年5月。此后,成立县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县委被取消。1970年6月,成立县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行使原县委的部分职能。
1971年2月,产生中共平潭县第三届委员会,任期到1978年4月。1971年6月,中共闽侯地委撤销,平潭县委归属中共莆田地委领导。
1978年4月,产生中共平潭县第四届委员会,任期到1984年11月。1983年7月,中共莆田地委撤销,平潭划归中共福州市委领导。
1984年11月至1995年12月,分别产生中共平潭县第五、六、七、八届委员会,各届任期为3年。
(一)县委办公室 1952年3月设立县委办公室。1958年5月撤销县委办公室,改称秘书。1959年12月,恢复县委办公室。1968年5月县革委会成立后,设立县革委办公室履行原县委、人委办公室的职能。1976年,县委办公室仍含在县革委办公室内。1979年2月县委办公室恢复。
(二)县委组织部民国38年9月成立组织部。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改称县革委会政治组组织组。1977年9月撤销组织组,恢复县委组织部。
(三)县委宣传部民国38年9月成立宣传部。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改称县革命委员会政治组宣教组,统管宣传、教育、文化工作。1977年5月撤销宣教组,恢复县委宣传部。
(四)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1952年6月县委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后改称县委监察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撤销。1978年4月恢复监委工作,改称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不列为县委工作机构。1983年12月,改为中共平潭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五)县委统战部 1953年2月设立县委统战部,1955年4月并人县委宣传部,1962年2月恢复统战部称谓,以宣传部副部长兼统战部副部长。没有任命正职。成立县革命委员会时,统战部被撤销。1971年7月,成立县革委会政治组统战组。1977年8月,撤销统战组,统战工作由宣传部兼管。1980年4月,恢复县委统战部。
(六)县直属机关党委会 1955年5月设立县直属机关党委会。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被撤销。1980年1月恢复。
(七)县委党校 1955年8月,开办县委党训班,1958年10月,改称为党校。县革委会成立后被撤销。1972年6月恢复。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才开始正常工作。
(八)县委党史研究室 1981年6月,成立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1982年7月,改称为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984年8月,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并人县委办公室。1985年8月恢复。1989年3月将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改为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1991年5月又改称为县委党史研究室。
(九)县委政法委员会 1984年6月成立县委政法委员会。
(十)县委政策研究室 1988年11月成立县委政策研究室。
(十一)县委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1989年8月成立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1991年11月改称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十二)县委老干部局 1984年5月成立老干部局,为政府工作机构。1989年3月改为县委的一个工作机构。
二、党组 1958年12月成立县人民委员会党组。“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撤销,1980年12月恢复,改称县人民政府党组。1980年12月设立县人大常委会党组。1984年11月设立县人民法院党组。1985年3月设立县政协常委会党组。1986年5月设立县人民检察院党组。至1995年底,计有党组5个。
三、基层党组织 (一)党委会民国38年9月至1950年2月,设3个区委,即中共平潭一区(后旺)委员会,二区(北HIT:)委员会,三区(苏澳)委员会。1950年成立武装部党委。1950年2月至1951年5月设4个区委员会,增加1个四区(潭城)委员会。1951年5月至1952年7月,设5个区委员会,增加1个五区(官井)委员会。1952年7月至1955年8月,设7个区委员会,增加六区(流水)、七区(敖东)两个委员会。
1956年3月至1958年4月,七个区合并为三个区和设一直辖镇,相应成立中共平潭中楼区、苏澳区、北厝区委员会和潭城镇委员会。
1958年4月,改区为乡,设16个乡,计有流水、湖西、敖东、潭东、屿头、草屿、大练、平原、潭城、中楼、苏澳、君山、国彩、东庠、芬尾、塘屿等,除塘屿为党支部外,其余15个乡皆为乡党委会。1958年8月至1961年7月,设4个人民公社分社委员会。
1961年,全县划为12个人民公社,设中共潭城、潭东、北厝、敖东、南海、流水、东庠、中楼、平原、苏澳、大练、屿头等12个人民公社委员会。1962年6月成立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平潭县边防大队党委。1980年成立潭城镇,设中共平潭潭城镇委员会。1981年11月成立白青人民公社,设中共平潭白青人民公社委员会。1984年8月成立芦洋乡,设中共平潭芦洋乡委员会。
1984年9月后,取消人民公社,改称乡或镇。计有岚城乡、澳前镇、北厝乡、敖东乡、南海乡、流水乡、东庠乡、中楼乡、平原乡、苏澳镇、大练乡、屿头乡、白青乡、潭城镇、芦洋乡等15个乡镇,设立乡、镇党委。
1984--1990年,先后成立党委的有县公安局及农委、经委、计委、财委等单位。至1995年12月,全县计有5个镇党委,10个乡党委,7个部门党委。
(二)党总支与党支部 1。党总支 1955年党政机关设立党总支。1957年党总支发展至12个。1960年全县有党总支27个,1977年2个,1988年20个,1995年22个。
2.党支部 1949年底至1950年初,先后在县委、县政府机关设立党支部。1951年全县有党支部15个,其中机关11个,乡镇4个。1956年全县有党支部72个,其中机关31个,乡镇41个。1977年全县有党支部292个,其中机关114个,乡镇178个。1995年全县有党支部580个,其中机关208个,乡镇372个。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