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砖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742
颗粒名称:
三、砖瓦
分类号:
F427
页数:
1
页码:
228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宋代以前平潭就有砖瓦生产。民国初期,平潭砖瓦生产集中在君山附近。民国21年(1932年)君山发生松毛虫害,砖瓦窑因缺乏燃料先后倒闭。
关键词:
平潭
工业
经济
内容
宋代以前平潭就有砖瓦生产。民国初期,平潭砖瓦生产集中在君山附近。民国21年(1932年)君山发生松毛虫害,砖瓦窑因缺乏燃料先后倒闭。
1956年10月,流水乡政府在松柏岚村创办瓦窑,不久停产。1957年下半年,中楼、盐田、南松3个农业社联合创办瓦厂,厂址设韩f村。1976年行政区域重新划分,瓦厂分别由中楼、流水公社各自创办。1983年全县年产瓦900万片,砖85.5万块。此后,钢筋水泥普遍应用,砖瓦销路停滞,砖瓦厂多数停产,至1988年全县只剩21个。90年代后随着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发展,多层楼房建筑采用砖砌墙体,机砖生产随之发展,原有砖瓦厂也转向以生产机砖为主。
1995年,砖瓦生产主要分布在中楼乡、岚城乡、平原乡、流水镇和北J'Alli镇,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中楼砖瓦厂和福星机砖厂。当年全县产机砖827万块,创产值89万元,利税9.8万元。
四、壳灰平潭石灰以贝壳为原料,经煅烧、筛选后制成生石灰,供作建筑材料,其中白青乡伯塘村一带生产的“伯塘灰”,因其洁白细软,质量上乘,深受用户欢迎。
1951年,全县从事壳灰生产的有伯塘11家、县城5家,从业人员46人。60-70年代,伯塘村有灰窑20家,东占、上攀等村共4家,年产壳灰1000吨左右。1963年后,城关灰厂因竹屿口围堵,壳源断绝而停产。1979年7月,伯塘村试产特优白灰,由外贸部门售往香港40多吨。80年代后水泥钢筋普遍应用,壳灰销量减少。1995年全县灰厂近80家,其中伯塘村直接或间接从事壳灰生产达15家。当年,全县产灰4100吨,创产值112.5万元,利税14.7万元。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