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婚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33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婚姻
分类号: C92
页数: 1
页码: 107
摘要: 本段介绍了50年代前,男女婚姻多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买卖婚姻,男尊女卑,习以为常。有钱人三妻四妾,无钱者终身难娶。寡妇遭歧视,改嫁受阻挠,守寡获“褒扬”。自明代至清代,有烈女节妇180人。还有“童养媳”、“姑换嫂”等现象屡见不鲜。
关键词: 平潭 人口 分布

内容

50年代前,男女婚姻多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买卖婚姻,男尊女卑,习以为常。有钱人三妻四妾,无钱者终身难娶。寡妇遭歧视,改嫁受阻挠,守寡获“褒扬”。自明代至清代,有烈女节妇180人。还有“童养媳”、“姑换嫂”等现象屡见不鲜。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行,废除封建婚姻陋习,以法律形式规定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实行一夫一妻制,严禁重婚纳妾,不许干涉寡妇婚姻,禁止抱养童养媳,禁止近亲通婚。法定婚龄男20周岁,女18周岁。随着(婚姻法》的深入宣传,至1952年5月,全县解放童养媳105人,解除不合理婚姻113对,促成寡妇再嫁的有112人。1981年实施新婚姻法,法定婚龄男改为22周岁,女改为20周岁。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80年代后,不少人外出承包工程或打工,随之娶回外省女子。1990年普查统计,由于婚姻迁人的妇女达909人。同时,早婚现象有所抬头,据1990年调查,未达法定婚龄而结婚的男性1249人,占15-21岁男性人口的4.77%;女性早婚1217人,占15-19岁女性人口6.76%, 1990年全县15岁以上213898人,其中未婚53882人,有配偶147773人,丧偶11766人,离婚477人。1990-1995年,全县共登记结婚20114对,登记离婚93对,办理涉外婚姻38对。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