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秀英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唯一号: 113530020230003004
人物姓名: 白秀英
文件路径: 1135/01/object/PDF/113510020230000021/001
起始页: 0147.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籍贯: 浙江省平阳县怀溪乡樟坦村

传略

白秀英同志,一名在游击战争年代为伤员无私奉献的英勇女性。她生于一九二〇年左右,是浙江省平阳县怀溪乡樟坦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但她的生平却充满了不平凡的事迹。 在一九四七年秋后,游击队与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我方由被动转为主动,经常主动出击敌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及时医治伤员,平西区委决定在怀溪开办游击队后方医院。樟坦游击队后方医院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设的,而白秀英同志的家则成为了这个临时医院的所在地。 白秀英同志在开设医院期间,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尽管医院条件艰苦,没有现成的病床,设备简陋,药品匮乏,但她始终坚守在伤员身边,为他们捣药、敷药、煎药、喂药,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床铺让给伤员使用。当伤员发出呻吟时,她会耐心劝慰,用她的行动给予伤员最大的关爱和安慰。 在樟坦游击队后方医院开设的一年多时间里,共接收了游击队伤员18人。白秀英同志对每一位伤员都如同亲人一般,精心照料,使得伤员们得以迅速康复并重返战场。尤其是在林声静同志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后,白秀英同志悲痛欲绝,如同失去了自己的亲人。 白秀英同志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赞扬。在伤员们康复后,当地群众也时刻关心着他们的生命安危,为保护伤员的安全而自动站出来站岗放哨、探听敌情。这种军民鱼水情深的场景,在游击战争年代屡见不鲜。 白秀英同志的生平虽然简单,但她的精神却永载史册。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和英雄主义,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本书记述了平阳文史资料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平阳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东塘陈族,黄枟与八角井,纪念我的老师唐唯逸,雨生、燕生,同门又同事,末契有前缘——来恂裕与宋恕的交往等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