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干扰 坚持办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陽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790
颗粒名称: 排除干扰 坚持办校
分类号: G649
页数: 1
页码: 53-54
摘要: 本文讲述临中建校之初原定名为“平阳中学”,但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门拒绝承认并拒绝立案。为应对此情况,学校仿照先例挂出“临时中学”的校牌,却遭到县政府教育科长的强令收起。尽管全校师生反抗,国民党政府仍下达停办通知。最终,由于多数学生急于投笔从戎,几位老师也希望前往“西南联大”深造,临时中学在1938年冬天被迫解散。
关键词: 平阳县 临时中学 校牌争议

内容

临中建校之初,原定名“平阳中学”,可是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门拒不承认,不准立案。大家商量对策,教师们考虑到一旦战争结束,各人势必返回原校,于是仿照清华、、北大、南开三个学校在长沙合办“临时大学”的先例,就在开学时挂出了“临时中学”的校牌。不料校牌挂出不久,县政府教育科长叶肯,竟气势汹汹地赶到鳌江,强令收起校牌,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反抗。等到这个家伙一走,“临时中学”的校牌依然高高挂起。国民党政府恼羞成怒,竟下了停办的通知。那时,烽火剧团的大多数同学,受到革命形势的启发,急于投笔从戎。原在清华、北大、南开等大学肆业的几个老师,也急于前往“西南联大”继续深造。在一九三八年的残冬,坚持了一年之久的临时中学,不得不被迫解散。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

《平陽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

本书记述了回忆施味辛同志、回亿梅康和项经川同志、龙湖女学点滴、鳌江公学大事记、鳌江公学大事记附言、抗战初期的平阳临时中学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