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县应优先发展的产业、行业、产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583
颗粒名称: 三、我县应优先发展的产业、行业、产品
分类号: F124
页数: 6
页码: 144-149
摘要: 本文探讨了我县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和产业政策,强调优先发展支柱行业、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柱行业包括种养业、革制品业、塑料制品业、机电制造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和建筑业,需要突出各行业的重点,优化产品结构。第三产业作为现代工业化社会的标志,需要按照社会主义经济的要求进行发展,重点是批发市场、资金市场、旅游业和技术产品中介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需要建立一批支撑我县经济发展后劲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关键词: 平阳县 政协 经济发展

内容

根据我县产业结构的现状、经济发展的趋势、行业和产品的特点,优先发展那些产业、行业和产品,这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它关系到全县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和产业政策。我们认为,九十年代我县发展经济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是要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加强基础产业,努力缓解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严重滞后的局面;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狠抓对外贸易,扩大出口,增强我县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新产品开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当前优先发展的重点有三个:一是支柱行业,二是第三产业,三是高新技术产业。
  1、支柱行业。我县的种养业、革制品业、塑料制品业、机电制造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建筑业等六大行业,其产值(不包括建筑业)高达27.5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30.76亿元的89.4%,是我县经济的支柱和基础,也是发展经济的优势,这一块面大量广,所以要紧紧抓住不放,使各行业都能稳步发展,全县的经济也就能稳步发展。但是,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突出本行业的重点,不是所有产品都作为重点,都优先发展。
  种养业重点是“一优两高”农业和创汇农业,抓好八大基地建设,要加强领导,落实建设计划,筹集资金,增加投入,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扶持龙头企业,帮助发展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以利农副产品货畅其流。畜牧业要优化产品结构,水产业要走“捕、养、加”并举道路,充分利用好海、淡水域和海涂资源,要突出海洋开发,这是今后开发的重点。
  革制品业重点是皮革及革制品的深加工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促使该行业结构优化,产品档次提高,出口创汇增加。
  塑料制品业重点是日用塑料、包装塑料、工程塑料。编织袋在没有更新换代新产品之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必须改进工艺,发展新产品,生产多种规格、多种式样的产品,以适应更为广泛的需求,并研究更新换代的产品。
  机电加工业重点是建筑机械、传动减变速机械、石油化工机械、发动机用活塞、喷油咀,主攻方向是产品上档次,搞好机电一体化,创名优和发展出口创汇产品。
  食品加工业的重点是发展高档名优产品和出口水产冷冻产品。水产品要搞好深加工,提高质量,改进包装,增加出口。南雁宋井酒已有一定知名度,今后要扩大规模,吸收先进的工艺技术,进一步提高质量,创名牌,占领更大的市场。
  建筑业的重点是扩大企业规模,改进经营管理,增加积累,提高机械化水平,培养和吸收技术人才,以适应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并积极创造条件,打入县外、省外市场。
  2、第三产业。产业的高次化标志着科技知识的密集程度,各次产业率也反映着社会的发达程度。一次产业率(第一产业)占优势的为农业社会,二次产业率(第二产业)占优势的为工业社会,三次产业率(第三产业)占优势的为现代工业化社会。而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我们必须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第二次创业的一项紧迫任务来抓,把第三产业作为我县优先发展的行业来对待。
  发展第三产业要按照社会主义经济的要求,以现代化、社会化和产业化为方向,以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为中心,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突出重点,拓宽领域,建立充满生机的第三产业机制,促进我县经济发展。
  第三产业的范围很广,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如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贸易、餐饮、房地产、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也有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如教、文、卫、体、广播影视、社会福利、法律咨询等事业。当前的重点应该是对全县经济影响较大、矛盾比较突出、与第一、第二产业关系比较直接的行业,如市场,尤其是批发市场。
  根据我县的实际,当前要抓好浙南水产品批发市场、鳌江钢材市场、水头皮革市场、萧江塑编市场、昆阳毛线市场和农贸市场等。要搞好市场建设,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树立紧迫感,县府要有规划,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要形成合力,密切配合,要下决心把市场建设好。在重点抓好商品流通市场建设的同时,还要搞好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当前资金紧缺是企业发展面临的大难题,所以要规范和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有关部门要面对现实,解放思想,给予支持,以活跃我县资金市场。此外,还要大力发展以“两南”风景为重点的旅游业及技术产品中介服务业。对技术产品中介服务组织,要搞好登记,抓好培训,加强管理,打击诈骗,规范服务,真正起到为我县“推销机械”的作用。
  3、高新技术产业。高科技及其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具有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潜能等特征,目前得到公认并列为重点研究开发的高科技领域有: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工程等。为了加快我县经济发展步伐,我们必须建立一批支撑我县经济发展后劲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利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产品在扩大出口及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上有所突破,促进全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产品技术含量有所提高,促使我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因此,我们必须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和扶植的产业。
  按我县实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是发展现代化通信、微电子、新材料、海洋工程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并建立工业高新技术园区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及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使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目前我县已经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有:新华化工厂的高纯超细氧化铝、平阳化工厂的三三二氯联苯按、平氮厂的γ丁内脂、微波治疗仪、平阳县益坤电气有限公司的氧化锌避雷器系列产品、平阳益来电子实业公司的BSV~18B多功能银行查帐系统、平阳输送机厂的园珠笔头球座体多工位自动加工机床、平阳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大肠癌诊断试剂盒、平阳化工防腐材料厂的aC抗裂防腐材料、黄明荣发明的激光针炙仪等,对于这些产品县府及有关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
  四、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要使我县产业结构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政府和部门都要采取措施,积极发展新行业,开发新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严格限制发展高能耗、低档次、重污染的产品,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坚决制止假冒伪劣产品生产,维护平阳产品的声誉。要制定积极发展的、严格限制的,坚决制止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县府已出台的“1125”工程、“358”工程及其实施计划,对各综合职能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的责任,都要给予明确,促使全县上下左右都为优化产业结构共同作出努力。
  2、发展支柱行业的政策措施。我县六大支柱行业是全县经济的基础,如发生某一行业不景气,全县经济就会滑坡,而这些行业又不很稳定,市场及价格变化很大,一直处在买方市场,特别是编织袋及皮革,生产企业始终处在被动地位,去年的编织袋曾一度下坡,目前又出现制革企业亏本停产。因此我们要制定行业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上的动态征管、投融资体系和规范化的企业直接融资机制、信贷上的优先、政府财力物力支持支柱行业中某些重要领域的技术开发等,总之要对支柱行业给予保护,以保证他们正常运营。
  3、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措施。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解放思想,转换观念,切实纠正重生产、轻市场、轻服务的倾向,树立既要重基本建设,又要重软件建设的发展经济全局观念。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规划,突出重点,发挥优势,落实优惠政策。资金上,要广开筹资渠道,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得益的原则;引进外地资金的,应在审批、用地、迁居等方面给予方便;税收上,要分行业按税收管理体制的规定,报请税务机关批准,酌情给予减免所得税;信贷上,金融部门在信贷计划总盘子中,划出一定的贷款规模,对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项目优先安排,并在利息上给予优惠。
  4、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县府要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发展规划和奖励政策,组织专家对高新技术产品及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和对高新技术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建议在平阳经济开发区内划出200亩土地作为平阳县高新技术开发工业园建设用地,并给予优惠;县财政要从挖潜改造资金中划出一定额度建立高新技术发展专项基金;建立县工农业高新技术中试基地,吸引外地科研单位到我县兴办高新技术中试基地。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厂房建设、技改项目的各项规费、房产税、企业的所得税、出口产品的出口关税,要予以照顾;县高新技术发展专项基金要给予支持;银行要优先落实省科委和省行下达的专项建设贷款,并在利率上给予优惠;高新技术企业在开办的2年内应享受重点企业的优惠电价。要积极引进人才,培育人才。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本书介绍了平阳县政协的机构沿革、工作回顾、调查报告选编、历史记录、经验分享、诗词选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崇潘
责任者
高智力
相关人物
高纯
相关人物
黄明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鳌江镇
相关地名
萧江镇
相关地名
昆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