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来,回民间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976
颗粒名称: 从民间来,回民间去
分类号: J528.1
页数: 2
页码: 58-59
摘要: 本文讲述陈咨旺出生于农村家庭,从小跟随民间手艺人学习多种技艺,15岁时作品登上《浙江日报》,成为艺术界的“神童”。凭借努力和艺术天赋,他成长为国家级艺术家,创新了“点色刻纸”剪纸类型,作品获奖无数,得到专家和教授的高度评价。暮年选择回归家乡,放弃优厚待遇,成为一名普通的画室教师,致力于培养家乡的艺术人才。
关键词: 平阳县 陈咨旺 剪纸

内容

陈咨旺出生于腾蛟镇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中,从小便从民间手艺人中学习各种技艺。除了剪纸,他还擅长泥塑、陶艺、木雕等多种手艺,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15岁时,陈咨旺的剪纸作品第一次被登载在《浙江日报》上,一时间,“神童”的名声便在艺术界传开了。随后,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对艺术特有的敏感和天赋,从“草根”成长为国家级艺术家。他在剪纸领域不断突破传统,创新了“点色刻纸”这一独特剪纸类型,作品在艺术上登峰造极,获奖累累。众多专家和教授都对他和他的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著名画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曾经为他题词:“从民间来,到民间去”;韩美林教授的题词是“神工”;邵华将军题词:“美在人间”……
  回忆往事,陈咨旺和所有的老人一样,感慨万千。经历了艺海沉浮,看过了人生风雨,暮年他选择回归平凡,由“老艺术家”蜕变为“艺术老师”,就像每个落叶归根的游子一样,当家乡人民向他发出邀请,他毅然放弃待遇优厚的湖南侨联职务,选择回平阳。“当时,在湖南有很多人可以做我在做的事,但在家乡,这方面的人才却只有我一个。”60岁那年,他收拾起行囊,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成为一名挥着画笔教学的画室普通教师。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本书记述了平阳文史资料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平阳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东塘陈族,黄枟与八角井,纪念我的老师唐唯逸,雨生、燕生,同门又同事,末契有前缘——来恂裕与宋恕的交往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咨旺
相关人物
韩美林
相关人物
邵华
相关人物
张仃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腾蛟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