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公给予我诗词创作上潜移默化的帮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968
颗粒名称: 苏公给予我诗词创作上潜移默化的帮助
分类号: K820.855
页数: 2
页码: 48-49
摘要: 本文讲述了苏公(苏步青)与笔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包括苏公对笔者手稿的悉心指导、对亡妻的深情回忆、对拙著《百鸟诗集》的赞赏和支持,以及笔者访问复旦大学时的一次难忘经历。文章展现了苏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家乡亲友的深情厚意,同时也体现了笔者对苏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关键词: 苏步青 诗词 创作

内容

在苏公的教诲下,笔者也鼓起勇气,寄手稿求教。苏公于1984年2月2日夜来示:“1月24日手教并大作三首均已奉悉。今天适逢甲子年大年初一,谨向你和全家拜年,祝新春快乐!荆妻松本住院已逾半年,目前病情稳定,但还不能坐,我也因此牵挂担心。附上给平阳县人民政府一函,可否请您就近转交,无任感荷。”如果这封信县府档案馆里还能找,可另复制一件存苏公的纪念馆,苏公给县人民政府写的信很有史料价值。
  苏公对其妻松本米子(昵称米妹)极其情深。他来信说:“自从去年五月老伴去世以来,一度感到寂寞无聊,健康有所下降。但以后不久,累月赴北京、南京等处开会,忙得脑子无暇‘兼顾’悲怀,这虽属坏事,也是化悲痛为力量之一种形式吧。暑假两个月,为了整理著作(二三十万字),躲在我校有空调的招待所里,倒是别有天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叫我如何能够安排回乡的计划。所以对多情多谊的乡亲们只能用唐诗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来作回答。实际上也可以用‘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来作一个比喻。未悉尊意以为如何?”
  拙著《百鸟诗集》的写作、出版过程中,曾得到苏公很大的帮助和支持。1985年1月27日来信说:“从北京回来,获惠函,备悉尊著正在修改中,问世有日矣,欣何如之!将倩作序,无任光荣,也觉惶恐,盖所谓附骥尾之类欤?俟重新拜读后,或可遵命。”趁撰写此文之便,顺便再提一下往事。书稿经三十多年定稿后寄给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社认为较有分量,交给青年读物编辑部处理。责任编辑是资深编辑曹香秾,毕业于复旦大学。他对苏公相当敬仰,建议请他作序,所以信中苏公谈及作序一事。后因诗歌一类书籍市场销路不佳,迟迟未能列入出版计划,最后由漓江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时,笔者在后记特地提到苏公和曹香秾资深编辑缘由于此。
  曾有一次,我带着家乡细条米粉干和南雁产的米烧到复旦大学,一到门口,跟平时不一样,门卫婉拒我进去。刚好苏公有位秘书在那里,我将带去的东西由秘书转给苏公,让我在传达室稍事休息。没有十分钟,苏公急忙忙地来了,说:“日本的客人来访,还有一个小时,进去喝杯茶吧!”边说边拉我进去了。
  苏公的庭院里搭了庞大的帐篷,好几排的桌子上摆着水果茶点。在苏公的会客室里品茶,他说:“日本那批老朋友真有意思。这次日本青年朋友访华,父辈交代一定要来我家拜访,所以大家也就忙了一阵。”他随着在书案上题赠给我一本《科学家诗词选》,我也急于告辞了。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本书记述了平阳文史资料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平阳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东塘陈族,黄枟与八角井,纪念我的老师唐唯逸,雨生、燕生,同门又同事,末契有前缘——来恂裕与宋恕的交往等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复旦大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