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光大棋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509
颗粒名称: 七、光大棋艺
分类号: K825
页数: 4
页码: 128-1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棋王谢侠逊是现代中国象棋运动的开拓者和推广者,著有多部象棋专著,长期致力于棋艺研究和推广。他通过各种方式推动中国象棋事业的发展,对年轻棋手进行指导和关怀,默默奉献,影响深远。最后一次公开表演赛见证了他对棋坛的深情。
关键词: 谢侠逊 百岁棋王 人物事迹

内容

棋王谢侠逊一生弘扬弈理,光大棋艺,是现代中国象棋运动的开拓者,对当代中国象棋事业很有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差上海,我由一位水头人带我去见了他一面。听说是故乡人来到,他露出了童稚纯真的笑,“葡萄藤般”的手把我握得紧紧。这是爱屋及乌呀,令人至今感动不已。
  棋王名宣,因属卿字辈,又名卿元。他少时好象棋、精算术,故以“弈算”的谐音“侠逊”为字,后来以字行。少年经历,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9岁的他,就开始钻研象棋古谱“韬略玄机”。盛夏酷暑,他在家门口溪边大树下置一小桌,摆上棋盘,坐在石凳上将双足伸入河中,冥思苦想,兀兀不己。他把从各处找到的《百局棋谱》、《橘中秘》、《梅花谱》等古谱逐局审研,以自己的实战经验自创新局。他一生著述颇丰,象棋专著就有10多部。他曾花了整整6年时间,对古今的各种棋谱进行了一次大梳理,编就了200多万字的《象棋谱大全》(1929·中华书局)。这部大著集古今棋谱之大成的巨著,由梁启超题签,被书评家誉为“中国象棋史上一大里程碑”。1985年,他又对该书作调整,由上海书店影印出版,发行了100万册。棋王在望百之年仍伏案著述,1983年出版《象棋指要》,把自己90多年舞象生涯作了全面总结。他一生为事业追求付出了非常人所能理解的艰辛,做出了棋坛前人从未做过的大事。
  对弈理的认真而科学的研究,是棋王棋艺不断取得飞跃的前提。他在1985年影印版《象棋谱大全·序》中说:“回忆九十多年的舞象生涯,我棋艺水平的提高,除对弈实践,精心研思,以及弈罢复盘,探究得失,积累经验之外,主要得力于学习象棋古谱。”
  棋王谢侠逊是现代中国象棋运动的开拓者。他不但以缜密幽柔的棋风独树一帜,蜚声海内外,还坚忍不拔,穷毕生之力宣传推广中国象棋。他把中国象棋从庭院案几推向社会,推向世界各国、各地区。中国人素来擅长纯娱乐性、表演性而非实质竞争性的体育项目,中国象棋正是这样的一种项目。儒家的仁与恕,道家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正是中国象棋的深远文化背景,会让人想起“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奥妙。
  棋王谢侠逊通过各种渠道广交棋友,团结全国象棋界人士,首创以棋艺作为爱国的一种文化手段,为国家、民族服务。辛亥革命时初,他就将自己少年时拟排的“八国联军”残局投寄上海《时事新报》。该残局取黑棋八子进逼宫,象征八国联军侵华,以志国耻。该残局刊登在《时事新报》“征求答案”栏上,一时全国应答者达数百人之多。获首选者为吴县举人潘定思,次为“四明日报”主笔冯友笙,第三为丹徒赵瑞侯。这三位由此和谢侠逊成为一辈子的莫逆之交。这次棋局征答,让谢侠逊在中国棋坛脱颖而出,赢得赫赫声名。在上海《时事新报》工作10多年,棋王足迹遍历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湖北、安徽等地,为自己以后的宣传和提倡中国象棋、广交棋友和搜集象棋古谱,创造了很有利的社会条件。
  早在1918年,谢侠逊就在全国盛况空前的象棋大赛(上海市个人象棋赛)中荣获冠军,戴上了棋王皇冠。上海很多机关、工厂的棋会和棋队,都请他担任指导。上海棋赛从此多了起来,由个人赛发展到团体赛,再发展到县、省以及大区(如华东对华南或华北)之间的比赛,导致全国象棋运动蓬勃发展。1925年前后,谢侠逊和马海洲等人发起,在上海首次举行了全国象棋大赛。
  棋王谢侠逊还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中国象棋。1926年,他从象棋古谱《七星聚会》和《象棋诀着谱》中选了300多盘残局,由丹麦人查理士·葛麟瑞译成英文,传播到国外。现在,中国象棋已在几十个国家中被认定为体育活动项目。
  棋王光大棋艺的同时,非常关心、提携、奖掖年轻一代,让中国棋坛新苗茁壮,人才辈出。他长期地深入基层讲课辅导,并作现场指导。他对青少年棋手更是殷殷关怀、青眼有加。有一次,他在少年宫发现一个13岁的少年,发现他很有发展潜力,就常和他对弈,循循诱导。这位小棋手就是后来12次获得我国象棋冠军的胡荣华。
  1981年,棋王已届94岁高龄。当他得知家乡温州首次举行全国象棋在赛,欣然接受邀请,亲临桑梓目睹中国棋坛新一代精英在鹿城(温州即白鹿城)逐鹿。
  温州全国象棋大赛赛场设在风景幽美的西郊雪山。棋王神采奕奕步进了赛场大厅,欣喜地观看了建国以来的第一代冠军杨官璘、第二代冠军胡荣华、第三代冠军柳大华,以及上个世纪80年代初露锋芒的吕钦、赵国荣等新秀的比赛。他还主动请战,与东瓯棋坛耆宿沈志奕对弈,借以激励青年人锐意进取。一个多小时的鏖战,观者人山人海;他们终以和局了结,又成了棋坛一段佳话。这次表演赛,是一代棋王生平最后一次的公开表演赛。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本书收录了关于平阳历史、文化、人物等多个方面的文章,展现了平阳丰富多彩的人文风貌,其中包括了平阳人心中的“三铺”、两大景区创辉煌、北港古镇水头街、建国前的平阳县委干训班、万全饿病死亡事件始末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