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图书馆
平阳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阳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纸伞消失留佳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396
颗粒名称:
纸伞消失留佳话
分类号:
F427.89
页数:
2
页码:
68-69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平阳油纸伞业的兴衰历程。随着钢骨布面晴雨伞的普及和纸油伞原材料缺乏、价格提高等问题,纸伞业逐渐衰落,不得不转产或停产。然而,纸油伞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趣事和佳话,如作为礼物赠送亲友、在伞柄上刻字或祝福等。现在,油纸伞只能在历史博物馆里见到,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关键词:
平阳县
油纸伞
雨伞
内容
上世纪50后期,钢骨布面晴雨伞已风靡全球,纸油伞销售量逐年减少。自1970年始,油纸伞由于原材料缺乏,价格提高,产品出口渠道不畅等原因,由钢骨布面晴雨伞和三折式伞取而代之,平阳油纸伞英雄末路,不得不实行转产或停产。制伞工人另谋生路,曾经辉煌的纸伞业终于落下惟幕。
纸油伞虽已消失,留下趣事佳话颇多。如今老人们谈及纸雨伞,话儿汩汩不绝;
陈大爷说,当年一把纸伞,抵10多斤大米。穷人家买不起雨伞,戴斗笠为主。一般小户人家,对纸雨伞也倍加爱惜,用过之后放在通风凉干,妥以收藏。有的还用旧布料缝一个雨伞袋,出远门时,把雨伞装进袋子。解放前,有人去省城杭州念书,就是背着雨伞袋进校园。
平阳雨伞很出名,温州人外出探亲访友,也喜欢带几把送人作纪念,而且往往在伞柄上刻上赠送人的名字,或者祝福的词:如“流水生财”“伞荫平安”“风雨共伞”等,聊表心愿。平时,持伞人还作兴在伞柄刻上名字,或划上标志,以免雨伞搁在一起时,互相拿错。
油纸伞如今只能在历史博物馆里与人们见面了。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本辑收集《忆政协组织的第一支医疗队》、《山沟里飞出金凤凰》、《平阳烟业和福州老字号烟铺》、《百龄和大门冤案》、《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树敬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