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亭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唯一号: 113330020230000842
人物姓名: 李海亭
文件路径: 1133/01/object/PDF/113310020230000021/002
起始页: 0754.pdf
性别:
出生年: 1921
籍贯: 双林镇

传略

李海亭,男,双林镇人,牙医李文亮二子,1921年生。海亭出生在双林世代牙医之家,抗战时父亲诊所被烧,随父暂避上海,在上海之时,参加上海齿科研究社进修班和业余医学院学习。学成后在上海自行开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响应政府号召,放弃私人开业,组建上海第一家牙病联合诊所。1960年国家进入困难时期,他响应号召,支援外地建设,随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组成的医疗队去山东枣庄矿务局中心医院工作,直至67岁退休。 李海亭除主业行医,业余爱好是收集各种纸币。在上海期间,他收集多家银行、钱庄发行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纸质、图案和面值不同的纸币及明清宝钞2960余张,于1980年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中央银行,为研究中国古代、近代金融纸币的起源、发展、演变提供重要的实物依据,得到中国人民银行及省市有关部门表彰、奖励,多家电视台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均作报道,1981年第11期《人民画报》作专题报道。 在李海亭所捐献的各种纸币中,最为珍贵的是“大明通行宝钞”,为明初洪武八年(1375)发行,票面为一贯(即一千个铜钱),币上有一段文字:“户部奉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资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该票规格为23厘米×34.4厘米。 孙中山先生为革命筹钱,于1911年在日本东京印制的金币券,上有中华革命党本部总理孙文和中华革命军筹饷局会计李公侠的签名章,以及“中华民国金币”等字样。 民国政府新疆省银行发行的世界上最大面值币(陆拾亿元),并有折合金圆券壹万圆字样和印有孙中山头像。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中国共产党在淮北解放区发行的纸币,面值有五元、十元等,币面有华中银行、淮北地方银行等字样,还印有毛泽东头像,以及陕甘宁边区银行的伍元纸币。 1957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农工党,后在农工党中央及中共枣庄市委和统战部协助下,在枣庄组织小组和支部,直到建立农工党枣庄市委,时任第一届主委。退休前曾任枣庄市人民代表、市政协常委、薛城地区政协副主席等职。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