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禪寺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道光乐清县志》
唯一号: 113235020230001502
作品名称: 白鶴禪寺
文件路径: 1132/01/object/PDF/113213020230000003/010
起始页: 0014.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寺庙-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白鶴禪寺名勝志在丹霞山下晉邑人張文君修煉於 此後捨宅爲寺時有白鶴飛鳴其上因名舊志相傳晉永和三 年張文君捨宅爲寺後得道日中乘白鹿入竹仙去後人以所入竹製笙簫其聲若出金石又嘗𡮢有白鶴 飛鳴其上隆慶志唐天授二年郡城白鶴寺攺爲大雲寺 因移其舊賜額建寺於此宋紹興十七年重建殿內東西 壁有高僧澤仁老古畫怪松老柏寺西有聽琴樓前對瀑布後遶峰 巒極其幽邃舊有張文君祠水月堂招仙館雙瀑亭 更幽亭石橋讀書巖見古蹟明洪武二十四年歸併成 叢林 國朝康熙十一年復建宋大理少鄕趙崇暉記樂成勝甲東南以 雁蕩龍湫之在其境也游履之過縣者往來如織有丹霞山白鶴寺距縣尤邇溪流餘劑猶瑩金星竹調 遺笙尚諧宮徵是宜靈仙栖息隱者之盤旋焉中罹劫火焚蕩略盡紹興季年廣聞圓鑒二師始崇堂殿 嘉泰癸亥攺爲十方禪林蜀僧洪照頗知興復僅能疏鑿川麓逮一拜亭而止衲子麏集了無解包掛笠 之所有住持曰可昇實繼其後爰究爰度鳩工運材增敞舊規于是佛僧所廬先賢所舍皆爲一新金碧 陸離丹〓耀燦如入寶花淨域莊嚴法界矣或謂浮屠不三宿桑下土木繕修似非所先不思童子聚沙 長者布金佛皆樂爲讚歎如昇所爲不猶愈于方其袍污其行視常住于橐裝等精藍爲傳舍者乎因隨 喜作記俾鑱諸石〓僧水月記太虚不可量太極不可算而能載有爲之功含無爲之道悟斯理者惟我 乾竺之大仙乎懿夫降神知足誕瑞迦維去愛金門栖眞雪嶺檵七聖而成道園十號而稱尊分百億身 宅三千界一咅由震一雨霞霏白毫柔狂象之心清風扇火龍之室鹿野先調于五子鷲峰方廢于三車 使輪王傾髻裏之珠窮子獲衣中之寶小根小智防微而預固隄塘大願大心利物而肯貪身命情覃九 有恩普四生闢煩惱之重關涸無明之巨塹優曇浮木豈無緣而偶哉皆賸蘭結轍於胡沙象敎來儀于 漢室自此中華列刹相望今白鹤寺乃張文君捨宅爲之也松蘿四合泉石幽奇樓殿一川煙雲沃蕩縣 城東望極于大江巖瀑西來落乎深澗李唐之後此寺中興維謙繼南二上德者化緣造三佛殿併三龕 功德彌陀殿深涉堂廊廡旋臻豐厨亦備緣歸十信門引四方檻前翠巘曾迷子雁之蹤門外康衢空鎻 綠楊之色齊後而錦鳞躍浪宜慧子之〓情月明而丹頂松伴高僧之出定竹扶疎而有寶花照灼而 無春時邑大夫瑯琊王公崇義承九重之命施百里之恩每及禪關訪我心要因歎此寺獨無碑銘命予 序述遂諾公請直書爲記 唐沈佺期詩碧海開龍藏青雲起雁堂潮聲應法鼓雨氣溼天香樹接前山 暗溪乘瀑水凉無言頌居遠清淨得空王宋王十朋詩〓上簫臺頂山深喜路通人家烟色裏古寺水 聲中金濺星猶在丹成竈已空神仙何處覔千載賞遺風 戴栩詩子晉昔游處平臺片石成寺名猶記 鶴松鄕音却疑笙巖壁飛雙瀑金沙照一泓野人豈仙伴隨鹿過溪行 元貢師泰詩四山拔路金圍刹雙 瀑埀天雪湧雷春暖丹霞生石壁夜深明月照瑶臺張仙入竹蒼鼋伏王子吹簫白鶴來獨倚欄干望東 海上方鐘磬接蓬萊 明鮑瑋詩溪頭春水染苔衣溪上尋幽入翠微碧樹深藏山外寺白雲〓鎖竹間 扉花陰大呋客初到松頂日斜鶴未歸最是山僧無俗慮渚鷗沙鷺共忘機 國朝鄭作朋詩是處梵王 宅當時隱士家伊人呼不出苦竹滿山斜鳥語答疎磬溪光沉暮霞華嚴餘劫後何處問金沙 按輿地 紀勝武寧縣西一里許旌陽舊宅今之白鶴寺也許遜本潭人會任蜀之旌陽令雅顧此山因有別業沈 佺期白鶴寺詩碧海開龍藏青雲起雁堂鮑瑋詩碧樹深藏山外寺白雲〓鎖竹間扉亦見佩文韻府樂 邑近海聞潮有雙瀑之勝故沈詩有潮聲應法鼓溪乘瀑水凉之句不可移置他處鮑瑋瑞安選貢有詩 名號小參軍 遊樂成作此

知识出处

道光乐清县志

《道光乐清县志》

本志是在我国方志学产生后纂修的,区别于清乾隆以前地方志归于地理的观点,道光《乐清县志》在章学诚地方志归属于史书的观点影响下,按照历史书的规格编写,具有志、掌故、文征三部分内容。它以隆庆《乐清县志》为主要参考底本,发凡起例,调整扩充厘定为舆地、规制、学校、田赋、兵制、职官、人物、选举、艺文、风俗、物产、杂志共十二门,为卷十六加首一卷。本书据道光七年刻本复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