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溪橋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道光乐清县志》
唯一号: 113235020230001255
作品名称: 蒲溪橋
其他名称: 新溪橋;中溪橋
文件路径: 1132/01/object/PDF/113213020230000003/003
起始页: 0064.pdf
责任者: 孟基隆
朱伯賢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8
主题词: 桥-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蒲溪橋在二十七都一名新溪橋一名中溪橋久圯國朝道光十年孟基隆朱伯賢等捐建 增陳 遇春橋記大荆樂清之附郭也溪有三曰蒲溪〓〓溪日中溪水由雁山十八溪匯合石門潭而出湍 迅悍人多病涉是甯台之接壤實行旅之通衢也駕木橋於溪上屢興屢圯有時圯而不能興艱險殆 難言狀若易木爲石三橋並舉闕一不且可橋下築基磐固厰工巨焉非大有力者不能成事此難之又 難也蒲橋長計二十六丈六尺闊九尺五寸新橋長計二十一丈六尺闊如之中橋長計十一丈一尺闊 亦如之蒲橋距新橋四十五丈新橋距中橋五十丈向無官道不可不兼營也復於橋畔建屋五間使長 途跋涉晨昏得以暫息其待人也亦以周焉道光丁酉里人孟基隆朱伯賢二君各捐八百兩爲倡居是 地者或助以金助以粟助以傭工僅購蒲橋十分之七而橋上石板尚未得具將何以處新中二橋乎而 事又不可以〓止戊戌聞春〓自括薈歸赴郡商於余適余前一月兆夢有九人〓 〓 室一人中坐左右 列坐各四人其事也爲橋而來囑余募衆成之但〓明言築橋之處所余頗異之而姑置於不意不數月 有客來助錢六日緡問其姓名不答也再三詰之則日我自平邑來書平邑民人可耳余不能不深異其 事從此聞風遐邇不獨甌人自相勸助卽四明寓甌者無不樂輸共醵金六千兩有奇由是三橋次第告 竣一似有橋卽有神以主之豈偶然事哉孟子曰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此就北方而言北方流 水湍急沙土無堅性宜木而不适石必待嵗杪之修築若南方用石一勞永逸非若徒杠輿梁之不勝其 擾也孟朱二君經營四載心力俱疲爲人也非爲己也其見義勇爲有如此乃今而後過是橋者莫不日 昔以木今以石於萬斯年並受其福余因記其創建之由併捐助姓氏及購材丁作需費若干數均勒於 石 前明章恭毅有贈修蒲溪橋道人詩雁蕩高哉凌雲漢兮上聳層巒疊嶂千峯萬壑崔巍崒嵂之重 山下流淵泉支派長溪曲澗湓溢泛漲之狂瀾衆水合流兮泙湃匯山口進開兩嵒兮對距石門關中涵 大潭深莫測淵如碧海盈兩間時有神龍出沒兮蜿蜒蟄潭底旱歲行雲施雨布澤沽人寰潭水下流汪 洋兮廣蒲溪之崖岸奔湍走石通海兮盪水漲之長灘吁嗟行人兮南來北往温台路經過蒲溪兮如涉 秦洧何其難或深厲淺揭乘輿病涉兮幾人沒溺長吁嗟或傴僂提攜浮沉得失兮幾人驚恐愁改顏美 哉好善兮道人作廬居此側到處募緣兮造橋創字任往還遙見徒杠輿梁如長虹之駕滄海兮嗟爾 人過橋履坦途輕且儂又見虛堂靜院如仙洞桃源兮嗟爾行人寄宿若赴居室清且閑美哉道人 兮菴居此地行好事永久濟人利物賑民艱吁嘻世有在位君子積善富人推此心兮政平訟理散財發 粟不患不得蘇惸鰥不患不得蘇惸鰥 讀此詩足見此溪不可一曰無橋也自道人修橋後未得其人 以道人之心爲心致湍激迅悍片石無存而橋之名亦埋沒故人并不知此溪有橋也茲孟朱二君建橋 營屋適符道人作廬居此側之意可謂前後古今心心相印道人旣逃於世尚不忘世併逃於名終不佚 名恭毅公表而出之不獨於道人名其名並以示後世之立德立功者勸遇春自註 按隆慶志東鄉有解廊橋文光橋俱十四都下降橋林家橋陡門橋福崇橋長橋俱十五都下村橋孝善 橋雙源橋俱十七都劉家橋在二十七都今俱圯外有浪垠橋徐都橋仁澗橋鎭甯橋永甯橋在玉環 鄉成化十二年分隷太平 補入

知识出处

道光乐清县志

《道光乐清县志》

本志是在我国方志学产生后纂修的,区别于清乾隆以前地方志归于地理的观点,道光《乐清县志》在章学诚地方志归属于史书的观点影响下,按照历史书的规格编写,具有志、掌故、文征三部分内容。它以隆庆《乐清县志》为主要参考底本,发凡起例,调整扩充厘定为舆地、规制、学校、田赋、兵制、职官、人物、选举、艺文、风俗、物产、杂志共十二门,为卷十六加首一卷。本书据道光七年刻本复印。

阅读

相关人物

孟基隆
责任者
朱伯賢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