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湖灯会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月湖街道志》
唯一号: 112934020230002169
专题名称: 月湖灯会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7/001
起始页: 0559.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月湖灯会相传已有800多年历史。最初一些街旁茶馆,元宵节时悬挂花灯售卖,后渐成气候,形成灯市。每逢新春佳节,官方玩赏花灯,民间制灯出售。民国时期,月湖周边民间自发举行规模大小不一的“行灯会”,年年皆有,元宵前后尤甚。元宵时节,月湖周边大街小巷灯火辉煌,萧鼓震天,各种花灯,应有尽有。随着时代变迁,此类民俗活动日渐衰减。“文化大革命”后,月湖周边每年又有灯会出现。每年元宵及中秋,辖区街道及周边居委会经常组织小学生做花灯,游花灯。1991年3月,县学街道组织“欢歌载舞闹元宵”灯会,几百盏彩灯组成的灯会队伍在锣鼓队、大头娃娃表演队带领下,沿街游行。《宁波晚报》、宁波电视台分别做了报道。 1993年除夕,月湖街道成立一周年之际,月湖街道举办“首届月湖灯会”。街道发动25个居委会和众多的辖区单位,赶制以“月湖”为主题的数千盏各类灯饰布置在月湖公园内和湖面上,把整个公园点缀得五彩缤纷。1996年10月21日晚,在海曙区第四届文化艺术节开幕期间,月湖街道组织举办了“第二届月湖灯会”(又名“缤纷月湖夜游园会”)活动。这届灯会的发动面更广,有30多个辖区单位汇集包括宝塔灯、折叠灯、宫灯、十二生肖灯等3000多盏灯笼。除保留原先的一些品种、内容和风格外,突出辖区理念,注重吸引辖区单位参加,并以大型灯饰见长,有些落地式的灯饰,面积有十几平方米,且大多集光、电、声于一体,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第二届月湖灯会”因既创新又出彩,彰显传统非物质文化的魅力,被评为海曙区十大文化佳事之一。1999年3月初,在海曙区举办的“九九元宵千兔灯展”活动中,街道组织的由200余只玉兔灯饰组成的“月湖玉兔映鼓楼”获区级“金兔奖”。 2007年开始,每年举办家门口元宵“放灯”“亮灯”“游灯”“玩灯”“灯展”。2009年1月2日,月湖街道组织偃月街小学、阳光小学学生70余人,在天一阁昼锦堂与天一阁博物馆联合举办“巧动双手做灯笼,欢欢喜喜闹元宵”活动,制灯师傅还在天一阁博物馆南园为游客传授灯笼制作方法。2011年2月15日,在月湖公园月园举办了“欢乐元宵魅力月湖”月湖街道2011年元宵灯会暨《牡丹灯记》首刻644周年纪念演出活动。《牡丹灯记》的演出让更多人了解月湖的元宵灯会的悠久历史传统,知道月湖区域还有这么一个美丽神奇的传说。有300多人参加了这次活动。2012年2月5日,由50余名月湖群众文艺团队组成的龙灯队、船灯队、马灯队、腰鼓队、秧歌队、大头娃娃队,在天一阁博物馆文化广场完美演绎了“金龙迎新春古阁闹元宵”广场活动。2月26日,古韵巧手队老师在天一阁博物馆为社区居民和游客进行灯笼、香袋制作培训,受训人达百人。2013年1月9日,“巧手迎新年”寒假非遗手工课堂在天一阁状元厅举办,为期3天,来自市区的80多名学生参加,这些学生通过微博或学校报名,活动内容有剪窗花、灯笼制作、做中国结,授课老师是社区文化志愿者。2月21日,“‘金蛇迎新春古韵存月湖’月湖街道2013年春·乐元宵广场活动”在月湖盛园水镜广场举办,演出的节目由月湖12支基层文艺团队自编自导,特别是发生在月湖周边的情景表演《牡丹灯记》、灯舞表演《月湖灯韵》通过不同角度展示传统文化魅力。100多位社区居民、56名市青少年宫和翰香小学的小朋友参加演出,观众1000多人。 2014年1月18—26日,月湖盛园广场开启“同庆欢乐年共筑月湖梦”基层文艺团队展演暨乐享新春“马趣”非遗集市。民间传统手工集市有花灯、香袋、虎头鞋、串珠、春联等,还有雕版印刷、修补字画等传统工艺。2月14日(正月十五),闹花灯、猜灯谜、吃汤圆,还有来自月湖街道专业戏曲队登台献唱。现场还原古代比武招亲,有文斗、武斗、掰手腕等,吸引观众踊跃参与。然后,敲锣打鼓吹唢呐,传统花灯队跟随火红的花轿、迎亲队热闹了整条街。2015年3月3日,月湖街道组织“幸福在月湖”——家门口看大戏、猜灯谜、花灯踩街闹元宵活动。

知识出处

月湖街道志

《月湖街道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月湖、社区、街区管理和建设、街区治安和公共安全、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民政、民俗、方言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