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清明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唯一号: 112934020230000905
专题名称: 海曙区清明习俗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337.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清明日甬人门上插杨柳,妇女头发簪柳,小孩头戴柳圈,年长者脚穿柳树底靴鞋,有“清明戴杨柳,下世有娘舅”之谚。三月三日人们到郊外草地游走,说是“踏青”。市人做麻糍黑饭具牲礼祭坟。插竹梢,挂纸钱,燃香烛,富家以鼓乐前导,吹吹打打,俗称“上坟”。参拜者,每人给以麻糍或鸭蛋或鹅肉,按丁分派。清明祭祖有家祭、墓祭和祠祭,做“清明羹饭”。郊区农村祠祭资费多出自“众家田”(太公田),由各房轮值。是日,按菜谱设“清明羹饭”,每碗菜肴要过秤,不能短缺,若未办到某菜,须在碗中放等值银币,由众人分取。盘中鹅头由族长食之,意为“带头人”。妇女不参与祠祭。 现时清明“上坟”,可谓有盛无衰。上海等外地亲朋也远道赶来,表达对先人纪念之情。清明这天,尤其是去宝幢等公墓地路上,车水马龙、人满为患。祭品除传统的纸钱、锡箔外,也用花圈、花篮、花束,有的还烧上纸扎的轿车、别墅。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组织青年、学生祭扫革命烈士墓,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向革命烈士纪念碑献花圈,缅怀烈士。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