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唯一号: 112934020230000860
专题名称: 麻将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164.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麻将即四人骨牌博戏,江南称“马吊”,至清中叶定型为麻将。清初鄞人李邺嗣(1622—1680)著有《马吊说》。至清末,麻将在域内有所创新。清末民初,杭县人徐珂所撰《清稗类钞》载,世居宁波城内蒋祠巷(今月湖盛园内)的陈政钥(鱼门)改纸牌为竹骨牌。蒋祠巷旧居居民皆知“屙老爷(陈鱼门)发明麻将”。清光绪初年(约1875),麻将由宁波江厦延及津沪商埠。20世纪50—70年代,麻将一度被视为赌博形式而隐匿民间。80年代中后期渐趋公开。1998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审定制定《中国麻将竞赛规则(试行)》一书后,作为大众娱乐形式的健康麻将迅即在城乡兴起。2001年2月,市麻将运动协会在迎凤街25号成立。6月,宁波首家麻将博物馆在湖西马衙漕的陈氏宗祠开馆,日本125人代表团抵甬参加落成仪式和麻将比赛。境内营业性棋牌室发展迅速,宾馆饭店利用客房辟建的棋牌室占半数以上。2001年5月有棋牌类经营户24家,2004年8月发展到119家,大多以麻将为主。另外各社区老年活动室,都有数台麻将桌可供人们娱乐休闲。麻将活动成为民间一大休闲娱乐项目,街头巷尾随处可见。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