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唯一号: 112934020230000854
专题名称: 内家拳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162.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的内家拳,其名始见于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据史料记载,此术在境内始自明嘉靖时大梁街张松溪。传至四明叶继美后分为5支,其中一支传单思南—王征南—黄百家,流传于境内。王征南,字来咸,城西白云寺(今白云庄址)居士,从钱肃乐抗清失败后,迁隐郭东宝幢同蚕,在铁佛寺传技于黄百家。黄百家著有《王征南先生传》,记述“五不能”、“打法”、“穴法”、“禁犯病”、“练手者卅五”、“练步者十八”等。清雍正《宁波府志》载:“内家则松溪之传为正。其法主于御敌,非遇困危则不发,发则所当必靡,无隙可乘,故内家之术为尤善。其搏人必以其穴,有晕穴、有哑穴、有死穴,相其穴而轻重击之,无毫发爽者。其尤秘者,则有敬、紧、径、劲、切五字诀,非入室弟子不以相授。”黄百家后,有乾隆朝时内家拳名师王瑞伯、徐遇金(江东大墩人)及稍后之陆士逵(江北岸人)等相传。18世纪后,因内家拳师多参与反清复明起事,清王朝下令禁练内家,故此隐踪奉化民间300余年。清末民初,有内家拳师、天津镖师张午亭(鄞人)护镖至四川顺庆(今南充市),传技于武术名家陈晓东,此术遂流传于川并名之为“松溪内家拳”。2004年3月,奉化制源夏氏(技溪)内家拳第11代传人夏明土之孙夏宝峰,携祖传书于地契背面的拳经及套路(《告后昆书》和《源流》两文)在境内藕池新村购房落户。4月,被批准在白云庄成立市武术协会内家拳分会并正式被命名为“四明内家拳”。6月,夏宝峰打破内家拳秘传禁规,在境内多处设点向社会公开招收内家拳学员办班传技,在白云庄“黄过草堂”举办四明内家拳首届文化学术研讨会。夏坚持“以商养拳”,不断注入资金支持内家拳在境内的传授普及。该拳在域内复兴之初已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正申报确认海曙区为内家拳“祖廷”一说。2007年8月,区武术协会内家拳学员16人参加“第五届杭州国际传统武术大赛”,获28金、12银、1铜。2008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拍摄播出“秘传内家拳”。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