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业机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33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业机械
分类号: S22
页数: 3
页码: 192-194
摘要: 本文介绍了1969年起龙观乡引进、试制、试验和推广农业机械的情况,包括插秧、耕作、收割、运输等机械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拖拉机与耕作机械、排灌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加工机械和运输机械等六大类机械的发展和普及情况。这些农业机械的发展和普及,促进了本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 鄞州区 龙观乡 农业机械

内容

1969年起,本地开始引进、试制、试验和推广插秧、耕作、收割、运输等机械,重点发展排灌、脱粒、粮饲加工等半机械化农具。1970年国产手扶拖拉机引进后,耕作、植保、收获、农业运输等机械全面发展;同时,拆迁坟滩,平整土地,修路筑渠,以适应农机广泛应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一、拖拉机与耕作机械
  1970年县拖拉机站撤消,拖拉机下拨农村社队,其后拖拉机发展迅猛。主要有手扶拖拉机和轮式拖拉机两种,其中手扶拖拉机有工农系列、东风12型、宁波10型、HZ-12A等几种,1976年,国家统一机型,保留东风12型和工农12型2种手扶拖拉机,其余相继淘汰。与手扶拖拉机配套农具有旋耕机、犁、耙等;与轮式拖拉机配套农具有悬挂铧式犁、水田耙、旋耕机等。1982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集体、个体兴办农业机械,户营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猛增。
  二、排灌机械
  主要有抽水机和喷灌机械两种。其中抽水机60年代采用柴油机抽水翻水灌溉,至70年代中期实行电力灌溉。由于山涧溪水提升到坡上浇地,山高坡陡,采用分级抽水灌溉(高扬程翻水站)。喷雾机械,即模拟降雨。具有节水、省时、高效等特点,多用于喷灌蔬菜、果树、茶叶等作物。90年代起本乡多用于茶叶和蔬菜。
  三、植保机械
  本乡主要有人力喷雾(粉)器和机动喷雾(粉)机两种。人力喷雾(粉)器是水、旱田地防治粮、棉、蔬菜等农作物病虫害的植保器械,主要有直筒552丙型和工农16型等手动喷雾(粉)器,功效每小时2~3亩。人力药械喷雾器,可用0.5%可湿性六六六(80年代后农业上禁用)加水搅拌后用药械喷洒,蝗虫死亡率在90%以上。机动喷雾(粉)机主要有工农36型高压机动喷雾机,5人操作,功效每小时5~10亩;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粉)机,1人操作,用高浓度油剂药液,不需加水,喷雾量少粒细,功效每小时5~10亩。1980年全社植保机械普及,1982年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工农36型高压机动喷雾机不适用于一家一户的小片土地,数量逐年减少,人力喷雾(粉)器则继续增加。
  四、收获机械
  主要有打稻机和收割机两种。打稻机分人力和机电两种,其中人力打稻机(即脚踏打稻机)于1966年引进,它与稻桶甩脱相比每架年可省工时30天,每亩减少落粒损失5公斤。1974年后渐被机电动打稻机取代。至1985年,人力和机动打稻机均被电动打稻机取代,它的功效与人力打稻机相比提高了10倍,比机动打稻机提高5倍以上。收割机于1986年随着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与农机化配套结构的发展而发展,主要有湖州100-12、100-12A、120-12型、镇江产120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等。
  五、加工机械
  加工机械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加工两大类,主要有砻谷机、碾米机、磨粉机、年糕机、饲料粉碎机、揉捻机、炒干机、贝母擦皮机等10余种。
  粮、饲加工机械于1958年引进,主要有粮食加工碾米机、饲料粉碎机、脚踏蕃薯刨丝机、万能轧粉机、打浆机等。1983年后引进联合碾米机、磨粉机、淀粉加工机、饲料加工机等。
  茶叶加工机械于1968年引进,主要有工农64型珠茶炒干机。1976年后引进全套茶机、滚筒二青机、揉捻机等。
  六、运输机械
  1980年引进与拖拉机配套的农用拖车和农用小拖车,后随轮式拖拉机发展配套拖拉机拖斗,即车厢。80年代后,引进宁波130、浙江130、北京130、南京130、解放、跃进、武汉、井冈山、东风140、南京495及日本五十铃、罗马车等农用汽车。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