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浮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石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728
颗粒名称: 二、浮雕
分类号: J314.3
页数: 1
页码: 87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印章艺术中的两种浮雕形式——薄意和低、高浮雕。薄意是一种浅薄雕刻艺术,通过流利的刀法、细腻的刻画,在印体上创造出形体微突、色调和谐的优美画图。低浮雕是一种具有绘画意味和立体感的艺术形式,其雕刻深度介于薄意和高浮雕之间。
关键词: 印雕 浮雕 印章

内容

薄意 薄意是施于印体的一种薄浮雕艺术,由于雕刻层次极浅薄又富有画意而得名,是中国印章艺术进入石章时代后,印雕艺术家进行大胆创新,突破传统印纽模式,在印体部位,用浮雕技法创造的一种全新的印章雕刻艺术。薄意艺术吸取了古老玉雕艺术中的浅雕及竹刻艺术中的留青、薄地阳文等技法,以画为稿,通过流利的刀法、细腻的刻画,使印体上隐现一种色调和谐、形体微突,既显石质自然文彩,又见精巧雕功的优美画图。其淡雅、飘逸的格调十分符合文人的审美情趣,自然深得文人雅士的赞赏。
  薄意雕刻先行设计,依据印石的质、色、纹、裂、钉等确定题材、构图,在石上画出白描稿,用刀尖沿墨线勒出画稿;然后把画面空白部分铲刮平整,使景物微凸;再对景物作精心刻画修饰。若将薄意作品制成拓片,还可获得一幅黑白分明的精致的小型版画作品。
  低浮雕 是一种既具绘画意味,又有一定立体感的艺术形式,它的雕刻深度亦即景物的“浮起”感介于薄意与高浮雕之间。
  高浮雕 是在平面上使景物“浮起”的一种雕刻手法,是介于绘画和圆雕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
  浮雕之薄、低、高很难说出一个数的标准,只能凭感觉区别它们是很薄的、很立体的还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在实践中,有时一件作品只用单一的技法,而更多的作品则根据表现题材需要而几种技法同时施用。虽然从薄浮雕到低浮雕到高浮雕其绘画的平面意味在淡化,而雕塑的立体感在增强,但它们都同样有严整的平面感;它们的体积感不是雕塑的实体感,而是绘画的视觉量;它们都注重线的表达,追求线的韵律和节奏;都以凹代凸,巧用光影,具有装饰性。
  浮雕若能选用色皮或色层的印石进行创作,则能使作品更为醒目,如青田石中的夹板冻、黄皮、夹板黄及巴林黄皮等,在石表有一层青色、黄色、褐色,与底色反差很大,刻成浮雕之后,画面十分清晰、雅致。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青田石文化》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对青田石的品类、品名,青田石雕的历史与技艺,青田石与篆刻艺术等,分门别类作了详尽的论述、辨析和订正,增补了许多诗词、文论和传说故事等。

阅读

相关专题

薄意
相关专题
低浮雕
相关专题
高浮雕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