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炽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百名将軍录》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586
颗粒名称: 孙炽天
分类号: K825.2
页数: 1
页码: 2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孙炽天是中国革命时期的军人,青田县孙山村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历任连长、营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安家落户贵州省贵阳市附近的一个小山村,成为深山隐士。1948年担任第一一〇军少将副军长,参加阻击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的作战,但最后接受改编,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关键词: 将军 生平事迹 青田县

内容

孙炽天(1902-1952),又名再天、开诚、绍兴,号荆民、无职,青田县四外乡(今仁庄镇)孙山村人。少将副军长。与同邑吴啸天(啸亚)、留光天并称为“四都三爿天”。
  其父孙潜贞,浙江省立第十一(丽水)师范毕业,民国初年任青田敬业小学教师及高市小学校长等职。孙炽天有兄弟六人,排行居长。弟孙温、孙智、孙炎、孙明诚、孙正诚分别在温州、平阳、瑞安、青田等地工作和生活。
  孙炽天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1924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十一师范,1926年1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大队第二队学习,1926年10月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历任连长、营长。1935年任第九十八师第二九二旅(旅长吴继光)第五八四团上校团长。
  1938年后,孙炽天任第九十四军(军长郭忏兼)第五十五师(师长李及兰)第一六四旅少将旅长、副师长,参加武汉保卫战。1939年后任中央训练团少将队长,四川省川中师管区少将副司令。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孙炽天闲居贵州省贵阳市附近的一个小山村,在那里结婚,并购置田产,安家落户,似有解甲归田,深山隐士之遗风。
  1948年10月,第七编练司令部在四川达县新编成两个师,合编组成第一一〇军,隶属第七编练司令部(第十五兵团),向敏思任军长(1949年9月兼任第十五兵团副司令官),辖第一〇四、第一四〇师,1949年3月增辖第一一一师,孙炽天出任第一一〇军少将副军长,11月,第一一一师奉命随部去南川地区参加阻击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的作战,军长向敏思率其他两师留在川北的达县一带,另一部在南川、纂江一带布防。不久,第七编练区司令官、第十五兵团司令官兼第一〇八军军长罗广文部在南川、纂江一带被人民解放军击溃后,第一一〇军在川北达县一带亦率残部退至川西温江。12月24日,孙炽天在四川郫县,参加罗广文第十五兵团的起义,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改编。
  孙炽夭之子孙介平,20世纪50年代初毕业于浙江省温州工业学校,分配北京工作,后调到贵阳市工作。

知识出处

青田百名将軍录

《青田百名将軍录》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主写清末民初以后,浙江青田一批批仁人志士,受洋务运动、变法维新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纷纷投身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走出的一百多位将军的生平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孙炽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