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百名将軍录》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563
颗粒名称: 金砺
分类号: K825.2
页数: 3
页码: 100-1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砺是青田县油竹乡雅岙村人,中校团长,追赠少将,辛亥革命志士。他聪颖出众,热爱国家,参加了民主革命运动,并曾参与反对袁世凯的斗争,被孙中山授予师长职衔。1914年,他在杭州举事起义时遭变被捕,因坚贞不屈而被处以铁笼火烧极刑,终年23岁。他的墓地被列为青田县级文物保护点,于2003年被族人搬移整体保护。
关键词: 将军 生平事迹 青田县

内容

金砺(1892-1914),字砥侯,青田县油竹乡雅岙村人。中校团长,追赐少将。辛亥革命志士。
  金砺排行第三,清光绪十八年(1892)八月初七日生,少倜傥有大志,颖悟异常,初就读于竹溪初等小学堂(由金铭改谷口义塾创办,初设油竹殿,后数易校名校址,今为山口镇中心小学),嗣以升学赴南京,入钟英学校深造,结识孙中山、黄兴等人,加入光复会,参加辛亥革命。他好学善辩,成绩超群,热爱国家,痛恨清廷腐败,丧权辱国,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民国初年,曾任工兵中校团长。
  在反对袁世凯斗争中,孙中山先生授金砺师长职衔,与上海革命党人、沪军都督陈其美、中华革命军浙江司令长官夏尔玙等志士,奔走沪杭甬一带,呼号义举。
  民国三年(1914)九月初九日,金砺在杭州举事起义时,因变被捕,遭严刑拷打,逼供革命党人名单。但金砺正气凛然,坚贞不屈,终被处以铁笼火烧极刑,壮烈殉职,时年仅23岁。袁世凯败北后,国民政府优渥抚恤,特追赐陆军少将,列祀忠烈祠,颁给抚恤金五千银圆。嘱亲属领尸骨安葬故里,营葬油竹雅岙南山麓,时附近村庄民众及学校师生均参加殡礼,备极哀荣。
  金砺遗妻杨氏,守节终身,乡人咸称道焉。育有一女,名金玉莲。金玉莲有二子吴凌肖、吴凌云,长子吴凌肖,解放军第二十一军第六十三师战士,参加解放舟山战斗牺牲。
  金砺烈士之墓,墓地面积约80平方米,坟造三圈墙八字式,花岗岩构筑,民国十六年(1927)十一月,前浙江省长公署秘书朱受谦为其撰墓铭志文,前福建督军公署书记李锷亲笔书写勒刻金砥侯墓志铭。墓顶端石刻“国殇”两个大字,下嵌有《金砥侯墓铭》,墓前正中石柱刻有“血泪一腔坚铁石,东南半壁先英雄”。《金砥侯墓铭》全文如下:
  金君字砥侯,讳砺,余高足也。少倜傥有大志,颖悟异常。儿年弱冠,从余游,试以制科,而英拓豪迈,駸駸乎有韩柳警拔之慨。余尝谓侪辈曰:“此异日余乡千里驹也。”时值清季变政,檄设学校,余创设竹溪公学,君挈昆季群聚一堂。一时遂有河东诸薛之称。君嗣以高级升学赴宁垣,卒业钟英。适孙(中山)、黄(兴)诸公倡义排满,清鼎以革,君亦相与奔走焉。未几,袁(世凯)氏窃柄,孙(中山)公痛改革未贯,洁身引退,别图建设,有志之士咸相附骥。窥袁(世凯)氏骄恣益甚,潜谋袭帝。君时在沪滨,与孙(中山)公左右,陈公英士(其美)、夏公次岩(尔屿)诸先生,孙、(中山)公密檄,授师长职衔,间关吴楚,呼号义烈,同起戡逆,至杭垣即遭变,偕各英烈遇害。惜哉!元良殂丧,国士沦亡,岂天未厌乱,纵祸中原,抑邦之天殄瘁,故倾国梁耶!虽然,从容就义,节烈凛凛,皓气英风,实堪千古。君罹难之日,正当民国三年九月初九日酉时,距生于光绪壬辰八月初七日戌时,只二十有三岁,悼痛何似!元配杨氏,具三从兼四德,此后矢志柏舟,流徽彤管,俟目可待,虽膝下孑然,而犹子观光等,类能凤毛翙翙,头角已露,峥嵘跨灶,盖可预卜焉。袁(世凯)氏丧后,事闻朝端,优渥抚恤,特赐少将列祀,忠烈宜哉!
  铭曰:郁勃所钟,间世特出,王骆之恣,颜张之骨,痛恶帝制,兀不可夺。毋为解生,宁为嵇血,魂归北阙,烈烈英风,千古奚没。
  前浙江省长公署秘书世愚弟朱受谦撰
  前福建督军公署书记世愚弟李锷书
  中华民国十六年十一月日立
  2003年5月15日,金砺墓被列为青田县级文物保护点。由于油竹新区开发,金砺墓核准族人作整体搬移。

知识出处

青田百名将軍录

《青田百名将軍录》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主写清末民初以后,浙江青田一批批仁人志士,受洋务运动、变法维新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纷纷投身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走出的一百多位将军的生平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金砺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