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百名将軍录》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557
颗粒名称: 刘秉枢
分类号: K825.2
页数: 2
页码: 91-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刘秉枢是一位清末民初的军事将领,出生于青田县南田乡三滩村。他在浙江武备学堂学习军事,并在新军中担任军官。刘秉枢秉性刚烈,冒着生命危险参加了多次起义和抵抗活动,并因此多次遭受迫害。他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国民兵团团长,保卫家乡。晚年归隐家乡,一心致力于公益事业,并创办护国禅寺。刘秉枢的生平中除了有传奇的军旅经历外,还以其慷慨助人、平易近人的品行和表现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和认同。
关键词: 将军 生平事迹 青田县

内容

刘秉枢(1880-1956),又名刘炳枢,字慎甫、仁甫,青田县南田乡三滩村(现属文成县)人。少将防守司令。为明刘基二十代裔孙。
  刘秉枢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幼从名师、优贡夏贡九(浙江省长夏超之父)读,学为文章,国学甚有根底。稍长,好武,课读之余,习拳棒不辍,甚有功力。及冠,貌奇伟,有威,入浙江武备学堂习军事,光绪三十一年(1905)毕业后以浙江新军初级军官升至管带(营长),秘密加入光复会。
  中华民国成立后,部队受编,刘秉枢改任为第五团上校团长。治军重纪律,御下恩威并施,人皆乐为之用,在军中颇有声誉,与当时之浙军要员如屈映光、吕公望、叶焕华等均极交好。
  刘秉枢性耿直,好打不平,并深具爱国情操。民国六年(1917)十一月二十六日,因不满皖系军阀杨善德任浙江都督,为响应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护法运动,当时驻守在宁波的浙军第五团团长刘秉枢,与前浙江督军蒋尊簋、当地驻军第三旅旅长叶焕华、宁波警察厅厅长周琮、外海水上警察厅厅长王萼、宁台镇守顾乃斌、会稽道尹刘邦骥一起集会密谋,宣布宁波独立,以第三旅旅部为浙军司令部,以蒋尊簋为总司令。十一月二十九日,省军进驻宁波。十二月三日,宁波“自主”取消。
  民国十五年(1926),国民革命军大举北伐,节节胜利,进逼闽浙边境,刘秉枢时任浙江宁波防守少将司令,拥有一团之兵力,其时军中通讯不灵,误信传言,以为革命军已由赣入浙,遂率军通电响应革命,宣布独立,以为内应,惜时机未熟,为孙传芳派重兵包围,以众寡悬殊,全军惨遭缴械。刘秉枢幸以身免,化装避走上海,幸得当时信达利钱庄创办人、同乡赵志垚之帮助,得以脱险,再转温州暂避。旋孙传芳督军浙江,曾下令通辑。为求安全即回归故里,择深山石下垄降龙庵隐居,不复再出。
  抗日战争期间,刘秉枢曾出任青田县国民兵团团长,组织训练国民兵,保卫乡里。
  刘秉枢晚年归隐家乡,热心公益,主修刘族宗谱,创建护国禅寺,与刘志邦发起重建参政公(刘基长子刘琏)祠,均付出心力。他一生平易近人,秉性刚烈,济贫扶弱,乐助好施,誉满桑梓。
  1956年,刘秉枢逝世于故里寓所,享年77岁。
  刘秉枢有三子一女,长子刘则尧,次子刘兴尧,均务农;幼子刘颂尧,1917年12月生,浙江大学毕业,曾任资源委员会岷江电厂总工程师,后任中国水电总局设计处处长、水电设计院高工、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筹)技术咨询专家,参加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航运专题论证报告工作,多有建树,著有《碾压高堆石坝》(1989年8月,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等;女儿刘颂玉,亦有归也。

知识出处

青田百名将軍录

《青田百名将軍录》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主写清末民初以后,浙江青田一批批仁人志士,受洋务运动、变法维新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纷纷投身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走出的一百多位将军的生平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秉枢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