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文物图集》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514
颗粒名称: 东源镇
分类号: K872.55
页数: 5
页码: 175-1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县东源镇重点保护文物,分别记述了下堡瓷窑址、章乃器故居遗址、村口殿等。
关键词: 东源镇 青田县 文物

内容

240-A18
  下堡瓷窑址【东源镇下堡村西后山麓·南宋·青田县文物保护单位】为龙窑窑床东西走向,长30米,文化层厚约1米。采集以韩瓶为主,其次为碗、壶、罐。胎骨灰白,通体施釉,釉薄,呈灰青、绿色,多素面。窑具有喇叭形垫座和圆筒形垫座。
  241-A19
  章乃器故居遗址【东源镇东源村东里后街24号西南30米处】章乃器(1897—1977年),青田东源人。青年时积极参加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极力倡议“停止内战,联合抗战”主张,组织救国会、抗日阵线。于民国25年(1936年)11月23日,爆发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1949年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历任政务委员、国家编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民主建国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政务院粮食部部长。故居始建年代不详。据传,故居有五开间两厢庑,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百姓称“火烧基坛”。章乃器出生与生活在另一侧五间两层木结构厢间,故居遗址仍有鹅卵石砌筑围墙,和章乃器少年读书时栽植的广玉兰、女贞子、桂花三株名树。
  242-C172
  村口殿【东源镇武池村村口·清代】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清咸丰七年(1857年)重建,清光绪九年(1883年)重修。建筑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坐西朝东。面宽三间8.8米,进深9.3米,九架檩,前后双步梁,用五柱,明间抬梁式,方形抹角,下覆方形石础,两次间檐柱施靠栏,后山墙处置佛龛,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
  243-C173 叶氏宗祠【东源镇东源村规峰山麓·清代·青田县文物保护点】始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建,清咸丰五年(1855年)重修。总体布局有照壁、门楼间、正祠、厢房、戏台,系四合院式建筑,建筑占地面积约795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一进门楼间面宽九间26米,进深4.1米,五架檩,单步梁,用三柱,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施勾头滴水。二进正祠面宽九间26米,进深11米,九架檩,中柱分心双步梁,带前檐单步梁,后檐靠山墙,一至三柱为单步梁,明间抬梁式,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施勾头滴水。厢房面宽四间10.2米,进深5.7米,六架檩,双步梁,用四柱,屋顶与一、二进连接,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靠一进处置戏台,朝北,平面呈正方形,4.4米见方,台高1.4米,五架檩,双步梁,歇山顶。
  244-C174 林氏宗祠【东源镇东源村后街18号·清代】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总体布局有两进,建筑占地面积约474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门楼面宽五间19.4米,进深三柱3.4米,双坡顶,小青瓦阴阳合铺。二进主祠面宽五间17.65米,进深7.2米,九架檩,前后为双步梁,用五柱,明间抬梁式,硬山顶,两山面做风火墙。
  245-C175 众主殿【东源镇东源村后山麓·清代】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总体布局有照壁、一进、二进、厢房,为四合院式建筑,建筑占地面积约444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面宽五间14米,进深2.4米,五架檩,双步梁,用三柱,硬山顶。二进主殿面宽五间14米,进深10.4米,七架檩,分心双步梁,带前后檐单步梁,用五柱,明间抬梁式,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厢房面宽三间6.1米,进深二柱2.2米,五架檩,双坡顶。1981年重修。
  246-C176 黄山宫胡公庙【东源镇黄山宫村·清代·青田县文物保护点】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屡建屡圮,清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总体布局有一、二进和厢房,建筑占地面积约586平方米,坐南朝北。一进门楼面宽五间20.12米,进深4.65米,七架檩,双步梁,用四柱,前为重檐,后为单檐。门额悬挂“福顺侯”匾一方。二进面宽五间20.12米,进深6.9米,八架檩,双步梁,带后单步梁,用五柱,明间抬梁式,硬山顶。厢房面宽四间12.6米,进深5.4米,五架檩,双步梁,用三柱,硬山顶。庙内供塑“胡山公”像,右次稍间有一棵古樟。胡公,又称“福顺侯”,明嘉靖年敕封护国公。1982年重修。
  C176-1 古樟树【黄山宫村胡公庙内】树高20余米,树围达8.2米,树身下部砌筑在庙墙内,树身溃烂的空洞直径达3米多,可穴居。黄山宫古樟树苍劲富有生机,相传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人称“长命树”。
  247-C17 陈氏贞节坊【东源镇东源村东源中学大门右侧·清代·青田县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岗岩建筑,四柱三间三楼式,通面宽5米,明间柱高3.35米,次间柱高2.85米,二次间设须弥座台基,明间单额花板刻“彤管留芳”,次间花板刻“节励冰霜”、“淑德贞范”颂词,行书阴刻。陈氏(1830—1897年),系东源村监生叶尹衡之妻,十六岁婚嫁,二十九岁夫亡守寡,旌表贞节坊。
  248-C178
  迁勤公祠【东源镇东源上村坪·清代】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建筑占地面积约146平方米,坐北朝南。面宽三间9.8米,进深8.2米,九架檩,前后为双步梁,带后檐一至三檩为单步梁,用六柱,明间抬梁式,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三面为墙体,南面设门为出入通道。
  249-C179
  周氏宗祠【东源镇武池村后半山麓·清代·青田县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筑占地面积约775平方米,坐西朝东,前后三进。第一进为门台,面宽三间,悬山顶。第二进五开间20.1米,进深9.2米,前檐廊施两枝轩卷篷,方柱小抹角,下覆木质方形柱础,明间抬梁式,硬山顶。二、三进之间两侧为厢房,面宽三间10.7米。戏台为正方形,宽4.4米,彻上露明造,歇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现辟为村文化娱乐场所。
  250-C180
  陈氏宗祠【东源镇东源村后街东源中学内·清代】建于清代,具体年代不详。总体布局为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约411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门房面宽八间22.25米,进深6米,七架檩,三步梁,用三柱,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二进主祠面宽五间16米,进深7.1米,八架檩,双步梁,后檐为单步梁,明间抬梁式,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厢房面宽三间8.15米,东厢进深5.6米,西厢进深6.6米,屋顶与一、二进搭接,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现作为中学食堂之用。
  251-C181
  武池文武庙【东源镇武池村村口·清代】建于清晚期,原名“关帝庙”。民国7年(1918年)、1994年两次重修。建筑占地面积约77平方米,坐西朝东。面宽三间10米,进深6.2米,五架檩,双步梁,用二柱,硬山顶,正脊施吻兽。经修建,墙立面柱改为砖混结构,庙内供关公塑像。
  252-C182
  太尉殿【东源镇平桥村后山坡地·清代】建于清晚期,1982年重修。建筑占地面积约74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面宽三间8.5米,进深5.7米,六架檩,分心双步梁,带前后檐单步梁,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
  253-C83
  周氏宗祠【东源镇武池村·清代】建于清代晚期。建筑占地面积约298平方米,建筑面积171平方米,坐西朝东。面宽五间17米,进深8.8米,九架檩,双步梁,用五柱,明间抬梁式,硬山顶,施勾头滴水。
  254-C184
  陈氏宗祠【东源镇下堡村村中·清代】建于清代,具体年代不详。总体布局为两进两厢及戏台,建筑占地面积约394平方米,坐西朝东。一进门楼间面宽五间16.6米,进深三柱4米,五架檩,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二进主祠面宽五间16.6米,进深8.6米,九架檩,前后双步梁,用五柱,明间抬梁式,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厢房面宽三间7米,进深二柱2.8米,五架檩,硬山顶。靠一进处置戏台,朝西,建筑平面呈正方形,4.5米见方,台高1.35米,立柱通高5.6米,歇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
  255-C185
  松柏祠【东源镇东源村东里街·清代】建于清代晚期。总体布局有门房、正祠及厢房,为四合院式建筑,建筑占地面积约522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门房面宽五间19.5米,进深4米,五架檩,双步梁,用三柱,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施勾头滴水。二进面宽五间18米,进深10米,九架檩,分心为双步梁,用五柱,明间抬梁式,歇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施勾头滴水。厢房面宽四间10米,进深三柱4.2米,五架檩,双坡顶,小青瓦阴阳合铺。
  256-C186 水口殿【东源镇神平岭村通至万山村公路旁·1927年】建于清代,具体年代不详,民国16年(1927年)重建。建筑占地面积约65平方米,坐北朝南。面宽三间8.2米,进深5米,六架檩,前后为双步梁,带后檐单步梁,用四柱,明间抬梁式,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
  257-C187 叶氏宗祠【东源镇平桥村·1986年】据传,建于清代,民国时期毁于兵乱。总体布局有门楼、戏台、二进、三进和厢房,建筑占地面积约916平方米,坐东朝西。一进门楼间面宽三间10米,进深5.8米,五架檩,双步梁,用三柱,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二进正祠面宽五间17米,进深6.7米,九架檩,前后为双步梁,用五柱,明间抬梁式,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厢房面宽四间8.8米,进深二柱3.5米,五架檩,双坡顶。三进后祠面宽五间17米,进深7.8米,九架檩,双步梁,用五柱,明间抬梁式,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现建筑为1986年重修。
  258-C188 平桥众主殿【东源镇平桥村黄石公路边·1981年】建于清代,具体年代不详。总体布局为门台、一进、二进及厢房,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坐东朝西。门台通面宽2.3米,进深三柱2.4米,五架檩,悬山顶。一进面宽五间12米,进深4.2米,五架檩,双步梁,用三柱,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二进正殿面宽五间12.1米,进深6.3米,七架檩,分心为双步梁,带前后檐为单步梁,明间抬梁式,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1981年重建。
  259-E13 赵菊庄墓【东源镇东源村香品山东源小学围墙外·1929年·青田县文物保护单位】赵菊庄,生卒不详,青田高湖东山人。系原国民党政治部总务厅厅长赵志垚父。1929年赵志垚为营葬父亲,在香品山麓建墓,坟造双圈墙八字式,花岗岩建筑。建筑占地面积90平方米。特邀于右任书题“赵公菊庄墓”五字,落款“于右任”及两方朱文印。于右任(1879—1964年),名伯循,号骚心,字右任,陕西三原人。曾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国民党监察院长等职,是国民党元老,一代书法大师。“赵公菊庄墓”墓碑对研究于右任书法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260-E14 赵志垚旧居【东源镇东源村东里后街24号·1935年·青田县文物保护单位】又称天水旧家。赵志垚(1895—1962年),字淳如,青田高湖东山人。民国16年(1927年)任二十一师师部会计股长、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驻沪办事处中校处员。民国18年(1929年)任十一师军需处处长兼驻赣、京办事处主任。民国27年(1938年)任武汉卫戍总部兵站总监,政治部总务厅厅长。旧居系赵志垚建于民国24年(1935年),建筑占地面积339平方米,坐北朝南。为五间二厢楼阁式建筑,主楼面宽16.8米,进深16.65米,十三架檩,双步梁,用七柱,悬山顶。前两侧厢房各宽二间5.8米,进深5米。
  261-E15
  周恩来题词纪念碑【东源镇东源村村口公路旁·1977年·青田县文物保护单位】1939年1月,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周恩来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应政治部总务厅厅长赵志垚(东源小学创办人)之邀,为东源小学创校题词。1977年1月,青田县人民政府特在东源镇村口立碑,以志纪念,1978年落成。碑高10米,平顶正方形,碑基为两层平台,四周围白色水泥柱及栏杆,占地面积40.25平方米。碑阳镶嵌“中华民族新希望”题词,上款“东源小学创立纪念”,下款“廿八年一月周恩来题(印)”。碑阴是中共青田县委撰写的碑文。题词原件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知识出处

青田文物图集

《青田文物图集》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图集包揽青田县境内地上、地下文物分布遗存。内容包括:文物工作和文物状况概述,图例,县行政区划图,地形图,交通图,明朝县政图,清光绪县域都图,民国县全图,1991年行政区片图,文物单位分布图,重点文物图,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史迹简介,文物条目简介,附录,文物窖藏,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一览表,后记。

阅读

相关人物

赵菊庄
相关人物
于右任
相关人物
赵志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东源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下堡瓷窑址
相关专题
章乃器故居遗址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村口殿
相关作品
叶氏宗祠
相关作品
林氏宗祠
相关作品
众主殿
相关作品
黄山宫胡公庙
相关作品
陈氏贞节坊
相关作品
迁勤公祠
相关作品
周氏宗祠
相关作品
陈氏宗祠
相关作品
武池文武庙
相关作品
太尉殿
相关作品
松柏祠
相关作品
水口殿
相关作品
平桥众主殿
相关作品
赵菊庄墓
相关作品
赵志垚旧居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古樟树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