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宫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文物图集》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497
颗粒名称: 仁宫乡
分类号: K872.55
页数: 3
页码: 134-1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县仁宫乡的重点保护文物,分别有法昌寺、法昌寺铁钟、石广寺等。
关键词: 仁宫乡 文物 青田县

内容

80-C50 法昌寺【仁宫乡寺岙村·清代】建于唐大中二年(848年),屡建屡己,1991年重修。总体布局为两进两厢,四合院式建筑。建筑占地面积约336平方米,坐西朝东。一进和左厢房后改建为学校用房,原貌已失。二进“大雄宝殿”面宽五间15.3米,进深9.7米,十五架檩,中柱分心为三步梁,带前后双步梁,用七柱,檐柱为圆形,内、山柱为方形抹角柱,方形石柱础,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厢房面宽10.7米,进深3.5米,五架檩,中柱分心为双步梁,用三柱,双坡顶。二进“大雄宝殿”左次间悬挂铁钟一口。
  C50-1 法昌寺铁钟【仁宫乡寺岙村法昌寺内·清代】铸造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高0.9米口径0.64米,重约250公斤,钟壁铭有“宁都扒沙巷老顺得造,浙江处州青田县六下都寺岙庄”等字。
  81-C51 石广寺【仁宫乡小奕村西南约5公里石广山·清代·青田县文物保护点】又名石广庵。始建于唐建中元年(780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和清光绪五年(1879年)两次重建。坐南朝北。大雄宝殿五间、附两侧厢房通宽20.5米,进深7.6米,七架檩,分心双步梁,带前后单步梁,用五柱,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寺前有一石筑门台,额刻“石广寺”三字。相传明朝小奕村人王庭在此读书,后居南京太仆寺卿。寺内有一通“积善馀庆”碑。
  C51-1 积善馀庆碑【石广寺内·清代】刻立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碑为青石质,高1.34米,宽0.7米。额首题“积善馀庆”四字,行书阴刻,字径0.08米,碑目刻“重修石广寺序”。碑文二十三行,凡行五十字,楷书阴刻,字径0.02米,另载捐助人姓名。序文由贡生候选训导夏钟兴撰文,庠生夏汇昌书。配长方形素面碑座。(碑文详见摩崖碑刻原文)
  82-C52 灵岩宫【仁宫乡下岸村下湾山头·清代】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屡建屡毁。1981年重修,2000年再次重修。建筑为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21平方米,坐东朝西。一进面宽三间11.2米,进深3.65米,七架檩,三步梁,用二柱,歇山顶。二进面1宽三间11.2米,进深9.35米,十一架檩,分心二步梁,带前后双步梁,用四柱,屋顶为歇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正脊施吻兽。厢房面宽一间2.45米,进深二柱2.18米,五架檩,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该建筑重修后面貌一新。
  83-C53 积米庵【仁宫乡小奕村村头·清代】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民国元年(1912年)毁于山洪,后重建。总体布局为两进两厢,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76平方米,坐东朝西。一进面宽五间16.56米,进深4.48米,五架檩双步梁,用三柱,屋顶为歇山顶。二进面宽五间,16.56米,进深7.24米,九架檩,中柱分心双步梁,用五柱,歇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厢房面宽两间4.99米,进深二柱3.35米,五架檩,双坡顶。庵内立有“善积庆馀”碑刻。
  C53-1
  善积庆馀碑【积米庵内·清代】刻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碑为石质。碑通高约1.7米,宽0.8米。碑额记文字径0.45米,额刻“善积庆馀”四字,行书阴刻;碑文共二十五行,凡行十字,每字径约0.03米。题为“建造积米庵记”,记述夏舜九(小奕村人)建庵、造亭、设渡等善行事迹。(碑文详见摩崖碑刻原文)
  84-C54联山桥【仁宫乡小奕村北·清代】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跨落在小奕村北头桐梓坑上,南北走向。单孔拱桥,鹅卵石砌筑。桥长
  8.8米,宽2.7米,跨度3米,桥高4.3米,拱高2米。桥头立有桥碑一通。
  C54-1
  联山桥碑【联山桥桥头·清代】刻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碑为花岗岩质。碑高1.1米,宽0.57米,厚0.1米;碑座高0.4米,宽0.85米,厚0.4米。碑额刻“联山桥”三字,行书阴刻,字径0.07米。碑文字迹清晰,是当地名儒夏钟兴撰文,记述建联山桥的缘由。(碑文详见摩崖碑刻原文)
  85-C5
  成米寺【仁宫乡下岸村下湾·清代】又名成米庵。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1985年重修。总体布局为复合式四合院,建筑占地面积约377平方米,坐东朝西。一进面宽八间19.3米,进深三柱4.3米,五架檩,双步梁,歇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二进面宽五间15.7米,进深7.7米,七架檩,中柱分心为双步梁,带前后单步梁,用五柱,明间抬梁式,屋顶为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施勾头滴水。厢房面宽两间5.55米,进深二柱4.4米,梁架结构不规则。第二进内置“创建灵岩山成米庵序”碑一通,系夏珽敬撰文。
  C55-1
  成米庵碑【成米寺内·清代】刻立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碑为青石质。碑高1.15米,宽0.65米;碑座高0.35米,宽0.9米。碑目刻“创建灵岩山成米庵序”,碑文共二十七行,凡行五十字不等,字径0.02米,楷体直书。系岁贡生候选川导夏珽敬撰书。(碑文详见摩崖碑刻原文)
  86-C56
  望耕亭【仁宫乡小奕村南公路旁·清代·青田县文物保护点】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民国元年(1912年)毁,1917年村民捐资重建。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通面宽5.4米,九架檩,分心双步梁,带前后单步梁,用四柱,南北两侧设栏凳,歇山顶。亭中立“望耕亭碑”一通。
  C56-1
  望耕亭碑【望耕亭内·清代】刻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碑为青石质。碑高1.2米,宽0.67米,无首,花岗岩长方形碑座。系本里贡生夏钟兴撰文,额刻“望耕亭碑”四字,行书阴刻;碑文二十一行,凡行三十字不等,记述建亭因由及捐建者姓名。(碑文详见摩崖碑刻原文)
  87-C57
  观音阁【仁宫乡仁宫村·1913年】建于民国2年(1913年),1988年重修。建筑依山势而建,总体布局为复合式四合院,建筑占地面积约311-平方米,坐南朝北。一进为两层楼阁式。面宽五间15.84米,进深5.98米,五架檩,双步梁,用三柱,歇山顶。二进地面高于一进,面宽五间15.84米,进深7.49米,九架檩,中柱分心双步梁,用五柱,歇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两厢面宽两间4.73米,进深二柱3.25米,五架檩,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该建筑具有民国时期特色,是该村宗教场所。
  88-D9 永安桥碑【仁宫乡小奕村积米庵内·清代】刻立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碑为青石质。碑高1.45米,宽0.72米;圆首,配碑座。碑座高0.5米,宽1米。碑额刻“永安桥碑”四字,行书阴刻,字径0.1米;碑目刻“创建永安桥序”。碑文记述为创建永安桥筹银及建桥意义,碑文自右至左二十七行,凡行四十四字,字径0.02米,楷书阴刻。(碑文详见摩崖碑刻原文)
  89-D10 百人渡碑【仁宫乡小奕村积米庵内·清代】刻立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碑为青石质。碑高1.65米,宽0.8米。配碑座,高0.6米,宽1米。碑额刻“百人渡碑”四字,碑文共十八行,凡行四十五字不等,字径0.02米,行书阴刻。碑文记述村民集资造船、支付渡船工工资等公益活动。(碑文详见摩崖碑刻原文)

知识出处

青田文物图集

《青田文物图集》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图集包揽青田县境内地上、地下文物分布遗存。内容包括:文物工作和文物状况概述,图例,县行政区划图,地形图,交通图,明朝县政图,清光绪县域都图,民国县全图,1991年行政区片图,文物单位分布图,重点文物图,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史迹简介,文物条目简介,附录,文物窖藏,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一览表,后记。

阅读

相关地名

仁宫乡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法昌寺
相关作品
法昌寺铁钟
相关作品
石广寺
相关作品
积善馀庆碑
相关作品
灵岩宫
相关作品
积米庵
相关作品
善积庆馀碑
相关作品
联山桥
相关作品
联山桥碑
相关作品
成米寺
相关作品
成米庵碑
相关作品
望耕亭
相关作品
望耕亭碑
相关作品
观音阁
相关作品
永安桥碑
相关作品
百人渡碑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