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的山粉、蕃薯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饮食》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478
颗粒名称: 可口的山粉、蕃薯类
分类号: S531
页数: 16
页码: 160-1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小吃,可口的山粉、蕃薯类介绍了山粉面,卵面,山粉馍糍,山粉饺,山粉丸,豆腐丸,粉身炮,蕃薯片,蕃薯枣,蕃薯馍糍,山粉糊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青田饮食 青田小吃 山粉 蕃薯类

内容

山粉又称蕃薯粉,山粉可以说是我们家乡家家户户必备食物,不论酒席上,家常菜肴上,或者做点心,都是不可或缺之物,也是调和鼎鼐的好材料。山粉是用生蕃薯磨擦成的粉,蕃薯有红皮白心、红皮红心、白皮红心、白皮白心等种,但是各种有各种的妙用,白心蕃薯的淀粉含量丰富,擦出来的山粉雪白如霜,是加工食物的圣品,红心蕃薯含糖最高,所以做甜食比较合适。
  做山粉手续很麻烦很费人力,过程也很复杂还要许多工具:如稻桶、大脚盂(大木盆)、中脚盂、蕃薯石察、麻布袋、豆腐架(井字型木架)、篾栳、簟及白被单等。做山粉先要选择好的蕃薯,选好后把蕃薯运到坑边或溪边的水里,用稻草把每一个蕃薯洗擦干净(不能留下泥沙),而且要擦去蕃薯的表皮。洗好后把蕃薯拿到蕃薯石察上摩擦,擦得越细越好。蕃薯石察是用一块一尺宽一尺半长的长方型
  白铁皮或者同型铜片,把白铁皮放在木板上用铁钉纵横交叉打出小孔,孔打好后,把白铁皮钉在一块长三尺,宽尺半的木板上,钉时只钉上端,下边及左右不钉,这样蕃薯擦细后才能从未钉处泻入大木盆肉。蕃薯擦成细末后,统统装入麻袋内,袋则放在中型木盆里,大盆有一洞,用木塞塞住,以便放水。木盆架在大稻桶之上,再把清水舀入袋内。袋内的蕃薯末要经过四五次冲洗挤压,蕃薯渣内淀粉才能全部洗出,把剩下来的渣滓倒出,捏成圆团或捏成饼,铺在平地上晒干储藏起来用以喂猪。桶内的粉水要经过一日夜沉淀,粉才能深入桶底(桶面的水像清水一像)。如遇雨天则要延迟数天取粉(雨天没有太阳不能晒),天气好次日把桶内清水舀出,再用刀把深淀桶底的湿粉整块挖出,先放入篾栳内,用双手把湿粉块掰碎再晒。碎块有七八分干时,再用双手搓,把粉块搓细,再把细粉倒入簟里(簟上放白被单)晒,晒时一定要晒得很干燥,这样才能久藏,然后再装入洋铁箱内,山粉才不会返潮。
  一、山粉面
  做山粉面有二种做法:一是把山粉用水调和成浆,浆的浓度要有经验,稀了,糊出来的薄饼太软无法切面;浓了,糊时散不开。调浆时要用力搅拌,一定要水和粉调得很均匀。浆调好后,把镬里的水烧开,镬里放入一个竹编的“烘格笪”,笪上铺上一块湿白细布,待水沸腾后把山粉浆用铜铫舀出倒入笪的布上,再把浆摊平,隔水蒸,熟时浆凝固变半透明青灰色,然后用一筲箕覆在桌上,筲箕上喷上水(防粘),再把蒸熟的粉浆薄片放在筲箕背上,再用手把薄片拉大,拉至厚薄均匀后,等其冷澈,再把薄片撕下卷成圆筒,用刀切成面条,粗细要看主妇的刀功了。成面后要晒干燥收藏。
  山粉面另一种做法比前者进步,也比较方便,但是一般人家是不会做的,必需请专门做山粉面的老司来做,做法是用一个大蒸笼,笼内铺湿的白细布,再把蒸笼上镬,镬内水开时,再把搅拌均匀的粉浆舀到笼内的白布上摊平(做粉浆与前同),浆厚约半厘米,待浆蒸到凝固时,再浇浆一层,如此一直浇到三寸厚为止,待蒸熟倒出凉透,次日才把凝固的山粉圆饼(如同年糕),用夹板夹住放在一个木架上固定后,再用铜刨(与蕃薯丝刨一样,不过刨山粉面的刨是横的)刨出面条,一刨的面摞成一团,把摞好的山粉面,放在篾栳里晒干收藏,经年不坏。
  吃山粉面的配料很多,随便配上各人喜爱的菜肴,但汤一定要上好的汤来煮,煮出来的山粉面才美味可口。不过在酒席它可代替 “洋粉 ”,配上“蛏干”、“明甫 ”便是一道名菜了。
  二、卵面
  卵面是点心中最美味的点心,也是家乡最精致最高级的待客佳肴/糊卵面与糊软饼的做法是相同的,卵面的好坏要视加卵的多寡,卵多水少,卵面一定好吃,水多卵少其味如同山粉面。卵面糊好后稍冷,卷成圆筒型,切成宽条(约半厘米宽),把配料炒好加入好汤,再把切的卵面放入,汤开即可装碗就食,碗面放点炊虾、葱花和京冬菜,便是一碗招待上宾的好点心,可惜此间没有好的山粉,勉强作出来的卵面只是形象罢了。
  三、山粉馍糍
  做山粉馍糍一定要用水芋(俗称长梗枝的芋),水芋水分多,胶汁也多,粘性也大,是做山粉馍糍最好的搭配。做山粉馍糍先要把芋煮熟,剥皮,乘热把芋捣烂泥,即刻加入山粉搀和下去,用手揉搓粉芋均匀没有硬粒为止。同时立刻包馅做镆糍,否则馍糍饣果冷了,做起来的馍糍皮一定会开裂,这是做山粉馍糍特别要注意的。山粉馍糍的馅料,一般用菜头丝、肉丁、炊虾、葱、姜末等,馅料必需炒半熟,最好乘热包,否则收口更难以合牢。包好后底部贴一张柚叶(如无柚叶可用箬代替),使馍糍熟后增加香度,还可解除“寒性”,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吃道的“相克”哲学。做好的馍糍排放在蒸笼里蒸时,镬里的水一定要先煮沸,然后再把蒸笼放入镬内蒸,否则水未滚入镬蒸,蒸出来的馍糍一定是扁的。做山粉馍糍有二种做法,一是圆型(馒头型);一是半圆型,半圆型要在封口处捏成辫子状的花边。山粉馍糍蒸熟后乘热吃,其味远胜任何包子,那股清香带辛辣味道,是任何食物无法替代的。
  四、山粉饺
  山粉饼的皮与做山粉馍糍的皮是一样的。山粉饺的馅是很讲究的,馅料用精肉、明甫、冬笋、香菇、虾米等,先把馅料洗净剁成细丁,再炒熟待用。山粉饺也有二种做法,一是三角袋型,三角型的做法是把粉团捏成杯型(稍扁),放在左手掌心,把馅放入,再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在皮的边缘向上撮拢,当中捏紧,三个边隙再用拇指和食指捏紧封口,封口处一定要捏很委紧,否则汤灌进去,清淡无原味矣!另一种做法是半月型,封口处要捏出花边增加美感。山粉饺蒸熟后,一定要冷澈后才能煮食,煮时要好汤,在汤里加点菠菜,或茼蒿菜,碗面上面加些卵丝和葱花,这不但是碗上好的点心,还是酒席上的一道大菜哩!
  五、山粉丸
  山粉丸的做法比较简单,只要把和料配好,便可以做了,和料一般都用肉丁、菜头丝、年年红丝(红萝卜)、花生仁,也有虾米等当然和料要视个人的嗜好随便加减,把和料炒熟带点汤汁,炒熟后把它舀到樽里,再把山粉搀入,搀时要用箸搅拌至均匀,不能太硬、也不能太稀,一定要适度,再用手捻出有棱有角,不要搓圆,大小如鸡卵,放在铺布或箬的“烘格笪”上蒸熟,待凉后再煮食;另一种简便的做法是把搀的粉料整块倒入油镬(油镬不要太热)里煎,煎时火不要太大,并且要用镬铲把粉料压扁,一面煎黄时再翻面煎,待两面都煎黄了便可起镬,待冷后切成菱块煮食,煮时汤里加点青菜,那就更好吃了。
  六、豆腐丸
  做豆腐丸一定要老豆腐(嫩豆腐水分太多),先把豆腐用手捏碎,放在笊篱里沥去水分,再做配料,配料与做山粉丸的配料差不多,也可随意加减,但切的丁要稍细一占。将配料炒半熟,待冷澈后再把沥水的豆腐搀拌下去,用手把豆腐和配料捏拌均匀,再把拌料捏出圆型(如李子大小)的初步豆腐圆。另用一只中号菜碗,碗中放三分之二满的山粉,用手把山粉压实,当中挖成“凹”字型坑洞,把洞周边的山粉压的很实,再把初步捏成的豆腐丸放入坑洞内,双手捧碗顺向旋转,待豆腐丸外层粘上一层山粉外衣(豆腐丸做得是否成功,这层外衣的厚薄关系最大,做时特别注意)便好了。再把“穿”上外衣的豆腐丸放在铺上湿白布或菜叶的“烘格笪”上蒸,蒸熟后待凉透再煮食,否则容易煮散,如果配上肉丸及卵饺,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上等酒席上的佳肴。
  另外还有一种豆腐丸,可以说是真正的豆腐丸,做法是把老豆腐沥去水分,再用手把豆腐捏得很细,捏得越久越好,捏久了才能有粘性出现,把捏细的豆腐用手挲成圆球(如皮球大小)型,中放一小团剁细加酱油的鲜肉,放入大碗中顺向旋滚,滚至豆腐丸坚实为止(如果滚不坚实煮时会散掉),再倒入高汤里煮,煮得越透越好吃,不知此间的同乡尝过这种豆腐丸否?
  七、粉身炮
  粉身炮又称山粉炮,做法是用蕃薯削皮煮熟,再把水芋煮熟剥皮和蕃薯捣成泥,再把山粉搀入揉搓,如搀和时太硬稍和一点白糖水,搀和均匀(像打面团一样),用手捏成长条再压扁成椭圆型,蒸熟后切成薄片晒燥收藏备用。吃时用大量茶油炸炮,炮时等油八分热时,把山粉炮薄片倒入油锅,待薄片膨胀成白色时,立即用铁笊篱捞起,捞时动作要快,慢则会焦黄,那就不好吃了,捞起的粉身炮油沥净后,用白铁箱收藏才不会返潮,吃起来香、松、脆、甜,是配茶的最佳食物。做粉身炮有的地方单用蕃薯与山粉,有的用水芋与山粉作的,有的两者合用,总之随各人的嗜好来决定搭配材料。
  蕃薯片
  蕃薯片是家乡一种最大众化的零食。做蕃薯片把蕃薯煮熟,冷澈后切成薄片再放在篾栳上晒燥,如遇雨天还要把它焙燥。吃时用铁沙炒(铁沙是用溪边白沙晒燥后倒入铁镬里炒,炒时加植物油,一定要炒至沙变化黑色为止),待蕃薯炒成金黄色,片上有气泡,便算熟了。炒好后把铁沙和蕃薯片舀入米筛里筛,把铁沙筛到镬里再炒第二锅。如讲究一点的人家,蕃薯也有用油炸炮的,因炸炮耗油多,所以一般都是用铁沙来炒。蕃薯片吃起来也很香、脆,但其味道是无法与粉身炮相比。
  八、蕃薯枣
  蕃薯枣是我们家乡家家户户必备之零食。做蕃薯枣先把蕃薯洗刷干净,最好是用白皮红心的蕃薯,把洗净的蕃薯煮热,煮时水不要太多以免减低甜底,煮熟后放在镬里焖,待汤汁干后起锅,再切成条排在篾栳上曝晒,晒至五成干时,再上蒸笼蒸一次再晒(有的不蒸,晒好就吃,蒸过的蕃薯枣会增加甜度)。晒时不要晒得太燥,大约八九分干就可以了,最好是把晒干得蕃薯枣收蒇在陶罐里,等其表面长白霜再吃,吃时软中带韧,嚼在嘴里有劲,又香又甜。蕃薯枣真是一样好吃的零食,也是大人小孩都喜爱的食物。
  九、蕃薯馍糍
  蕃薯馍糍在家乡大都作夏秋两季时的点心。做蕃薯馍糍先把蕃薯削皮煮极烂,米粉(普通食米)用开水烫熟,和煮烂的蕃薯搀拌一起,用手搀均匀,再拌和煮半熟的蚕豆,把拌好的米粉团分别捏成皮球大小,再放入圆模中用手压扁(模型只要一处篾爿卷成圆圈,把接头缚牢便可,篾片宽一厘米,直径约八厘米),再拿出放在“烘格笪”上蒸熟,就可以吃了。有的人把米粉团用手捏扁贴在镬肚里,镬底加水,水上覆盖一个碗,等水烧开后水花四溅,水花润湿贴在镬肚里的馍糍,馍糍底部才不会乌焦。
  十、山粉糊
  山粉糊的做法最简单,它有甜、咸两种做法,做甜的只要加入各种蜜饯和糖即可。甜的山粉糊也是酒席上最后的一道甜汤,做法是山粉糊里加入葡萄干,荸荠白,碗面上撒点桂花干,就可上桌了。咸的山粉糊配料有肉丁、猪油渣、花生仁(捣细粒)、粉干末、索面末,各种瓜菜均可,不过最好吃还是用“田荠”(荠读士音),田荠学名叫做荠菜,在家乡田荠是野生的,生在田埂里,要自己去采摘,田荠的味道有股清香,不过田荠的生长有时间性的,大约每年七八月间才有,平常吃山粉糊都是配粉干末等类的东西。做山粉糊先把配料切细丁炒熟加汤,待汤开后,再把山粉用水调稀,再倒入汤里,即利用箸搅拌,搅拌时动作要快,否则山粉糊会结块,刚倒入稀山粉,汤会“假滚”起泡,这样实在还没有真正开,一定要多开一下才熟,这一点要注意。开后装碗,不要急着就食,否则会烫坏你的嘴巴,千万要注意,要等糊稍凉再吃。
  蕃薯的用途很多,它可做蕃薯丝,做蕃薯糖,做蕃薯饭,蕃薯白粥。做蕃薯白粥最好是用白皮红心的,据笔者经验先把田里的蕃薯连藤拿回来,缚好挂在透风处晾,待其散尽土气及部分水分后,再削皮刨丝煮白粥,这种蕃薯白粥里的圣品,不知乡亲有些经验否?

知识出处

青田饮食

《青田饮食》

青田饮食是指浙江省温州市青田县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青田的饮食以海鲜为主,以其新鲜、美味而著名。著名的菜品有青田鲍鱼、海蛎煎、鱼丸、海鲜豆腐等。此外,青田的餐饮文化也独具特色。当地的小吃有花生腐乳、丝瓜饼、麻花、酥糖等。在传统的饮食文化方面,青田人喜爱食用冬笋和酱腌大黄瓜等食材,这些食材是当地农村自产自销的,因此也具有独特的口味。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