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图书馆
青田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青田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古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41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古宅
分类号:
K928.725.5
页数:
23
页码:
994-1016
摘要:
本文介绍了青田民居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和艺术装饰现象,以及其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存情况。
关键词:
青田县
古建遗存
古宅
内容
青田民居古建筑风格主要根据这一区域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承续宋《营造法式》、《清式营造则例》的规则,吸纳先进地区经验而形成。引用古典传统文化素材,在门窗、檐廊、梁枋等木构件上进行雕刻,作为建筑艺术装饰现象甚为普遍。随着岁月的流逝,青田大部分古民居建筑已逐步圮毁或改建,现存部分百年古民宅建筑向我们展现了当年的社会历史风貌。
第一节 名录
第二节 选介
范朝连宅 坐落在舒桥乡叶店村,由范朝连世祖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建筑占地面积1756平方米,坐南朝北。范宅中轴线依次分布有:宅门、前厅、中天井、主宅楼、后天井和前后院厢房。宅门两侧泥墙连接厢房成前院。前厅面阔五间带两侧夹屋,梁架为七檩双步、用五柱带前后下檐;前院两侧厢房各阔二间;主宅楼面阔五间带两侧夹屋,梁架为九檩双步,用五柱,带前后下檐;中院两侧厢房各面阔三间,梁架为七檩五柱带前后下檐;后院两侧各带耳房一间。范宅两山断面筑“马头墙”(风火墙),两侧夹屋、厢房外又筑围墙,既为防盗又形成采光天井。天井以卵石墁地,居室以三合土墁地,硬山屋面,小青瓦阴阳合铺,施勾头滴水。范宅门、窗、梁枋、檐廊、牛腿等处木雕精美。
季忠岁宅 坐落在高湖镇高湖村,是一座四合院民居建筑,由世祖季志潘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建筑占地面积1157平方米,坐东朝西。由门厅、主楼、厢房组成。门厅面阔五间带两侧夹屋,夹屋西向各附耳房一间,梁架为五檩中柱分心双步梁,用三柱、带后骑廊。主楼梁架为十一檩中柱分心双步梁,用六柱、带前后下檐,明次稍五间屋面升起,重檐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施勾头滴水。两侧厢庑各面阔三间,梁架为五檩双步梁,用三柱、带前下檐,主楼后附厢房三间,后天井有照壁一座。
装饰:季宅主楼前檐廊天花为一枝轩明袱做法,穿枋、垫木阳雕“回”纹、花鸟、莲瓣纹。门窗做格子扇,门额分别浮雕古典人物故事和花鸟。檐柱下覆鼓墩形石础。天井地面用鹅卵石墁地构成“方孔线”纹。主宅楼前檐通置一排“万字”形格子栏,供人观景小憩。建筑布局合理雅致。2003年,青政字〔2003〕第26号文件公布其为青田县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静远堂 坐落在章旦乡朱烊村,是四合院民居建筑,由叶展舒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静远堂建筑中轴线依次有照壁、门厅、主宅楼、厢房、后耳房、后屏墙等,添建杂货房,建筑占地面积2058平方米,坐南朝北。门厅面阔五间,梁架为五架檩、中柱分心双步梁、用三柱。门楼为砖砌,门额雕松鹤、花卉图案,门楼两侧平面为八字形。门厅明间为通道。门厅前置乱石垒砌照壁一座。主楼面阔五间带两侧夹屋,梁架为十四檩、中柱分心双步梁、用六柱、带前下檐,檐廊天花为两枝轩卷蓬做法。重檐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施勾头滴水。两厢房面阔三间,进深六柱、中柱分心双步梁、带前下檐。天井檐廊立面用规范花岗岩条石屏砌、条石压面,地面以规范条石墁地。宅院内凿有4眼水井,井圈采用花岗岩条石“交依”做法,为居住人生活之用水。
静远堂建筑布局合理,具有典雅的浙西南四合院民居建筑风格。
潘应龙宅 坐落在祯旺乡祯旺村六桥东路“听头”(土名)。此地至今保存着一处有七座民居的古建筑群,其中,以潘应龙(住家)宅较为精致。该宅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768平方米。潘宅门厅,面阔为三间带二厢庑,厢庑两山做“马头墙”。门厅为内单坡檐过廊,主楼面阔三间、带两侧夹屋,梁架为七架檩、中柱分心双步梁、用五柱、带前后下檐。重檐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施勾头滴水。两侧厢面阔三间,梁架为五檩中柱分心双步、用三柱、带前下檐,前檐廊天花做两枝轩卷蓬。主楼后院各带两侧耳房一间,天井以方形块石墁地,居室为三合土地面。潘宅前檐廊转角采用减柱、“骑马雀替”的柱网布局。门窗、梁枋雕刻精致,具有较高的民宅建筑艺术研究欣赏价值。青政字〔2003〕第26号文件公布其为县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潘氏现存7座民居单位,最早的潘氏居宅约始建于清乾隆时期。其子孙紧依故居兴建民宅,有“一门进入、皆体联通”的居住功能。
李碧玉宅 坐落在海溪乡黄岙底自然村村口,是一座单立式四合院民宅。据《李氏宗谱》记载,由陇西郡三房七世孙李景奎建于清晚期。建筑占地面积1525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李宅地处山坳田烊、环境清幽。第一进门厅五间带两侧夹屋,门楼做砖砌三牌楼式,门厅进深五柱九檩、中柱分心双步梁、带后下檐。第二进住宅楼面阔五间带两侧夹屋,进深六柱九檩、中柱分心双步梁、带前后下檐,重檐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主宅楼夹屋两山各置天井。前院两侧厢房各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双步梁、带前下檐。后院耳房各一间,后院天井凿水井二口,供居人生活所用。天井地面卵石墁地,居室为三合土地面。李宅檐廊、门窗木雕文化装饰以人物故事、花鸟类为主。建筑布局规范,有典型的浙西南山区民居建筑风格。
徐宅 坐落在北山镇白岩山边底,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占地面积1446平方米,其中清代建筑占地636平方米。房前入口场地380平方米,朝西门楼两旁立有清道光六年(1826)进士旗杆一对;入门楼为中堂前庭天井,面积315平方米,地面溪卵石镶嵌图案,四面屋柱呈方形。房屋建筑设计大方,梁柱门窗建筑构件雕刻细腻。东首屋后有花园。2005年秋冬,地面建筑拆除,遗址永淹库底。
第三节 装饰
青田民居运用木材极为广泛,因此木装修成为民居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型住宅为了显示气势,精雕细琢,凸显了建筑的地方特色。
宅门
廊檐
门窗棂格
柱础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上限1988年,下限2007年,用志书体裁,全面记述了时限内青田县政治、经济、文化、四乡、社会、旧踪等的发展面貌。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