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图书馆
青田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青田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滩坑水电站移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29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滩坑水电站移民
分类号:
D632.4
页数:
9
页码:
873-8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年-2007年青田县滩坑水电站移民、工作机构、水库库区、动迁安置、库区复建、交通复建、乡镇迁建等介绍。
关键词:
青田县
移民
水电站
内容
滩坑水电站,是省委、省政府扶持的百亿项目是一项扶贫、德政工程,2003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滩坑水电站建设,库区淹没涉及青田、景,宁2县10个乡镇、80个行政村,需要动迁移民5.2万多人。①
第一节工作机构
1998年10月,青田县滩坑水电站库区移民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临时机构);2001年11月,成立县移民办公室,为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8人。
2003年3月,县滩坑水电站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库区淹没乡镇复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滩坑水电站建设指挥部成立。是年11月,成立滩坑库区移民工作协调组,先后抽调干部1100多人次进驻滩坑库区从事移民动迁工作。
2004年3月至2006年7月,先后设立第一、二、三水平年驻宁波、绍兴、台州、莲都11个外迁移民工作站,抽调干部40人次派驻外迁安置地从事移民服务工作。
2006年11月,成立县内安置地移民工作协调组,设立安置地乡镇移民工作站10个,抽调干部500多人次进驻安置地从事移民服务工作。
①滩坑水电站系重点工程,移民工.作有较强延续性,时限跨至2009年4月底。
第二节水库库区
水库淹没区、坝址和施工影响区涉及青田县北山、岭根、万阜、巨浦4个乡镇、37个行政村。
坝址和施工影响区用地161.48公顷,其中农用地152.56公顷(耕地37.6公顷、园地0.07公顷、林地114.89公顷)、建设用地3.07公顷、未利用地5.85公顷。库区淹没土地3486公顷,其中农用地2556公顷(耕地982公顷、园地84公顷、林地1490公顷)、建设用地169公顷、未利用地761公顷;淹没房屋及其附属建筑物110万平方米;淹没工矿企业27家、小型水电站厂房4座、砖瓦窑17处、学校6所、卫生院(室)5所、文物古迹1处(北山吴氏宗祠);需要迁移坟墓18383穴。
2008年4月29日,电站下闸蓄水之前,完成库底清理和卫生消毒工作。
第三节动迁安置
2002年9月,启动北山镇陈村烊行政村包公自然村移民试点工作。县委、县政府倾注全力,滩坑指挥部、片组干部情系移民服务移民,经过7年艰苦细致的工作,相继实现青田库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水平年的移民动迁安置。至2009年4月底,应动迁移民8702户31561人,其中完成安置8562户31081人。移民安置分为县内、县外和其他安置三类。
县内安置
至2009年4月底,县内安置移民6098户21497人,其中统一定点有土安置2686户9067人、自谋职业安置3412户12430人,分别安置在9个乡镇16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
移民安置点建设共安排土地133.65公顷,其中耕地84.08公顷、园地12.02公顷、林地2.93公顷、其他农用地8.2公顷、建设用地5.77公顷、未利用地20.65公顷。
政府分配移民宅基地8068.5间,统建间房52间、套房153套。对移民自主建设安置房,县直部门进行挂钩联系全程服务,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建材质量监督、施工安全监管等服务。全县安置房建筑面积191.8万平方米,人均89.3平方米,住房条件与动迁前相比得到显著改善。
2009年4月底,落实有土安置移民生产用地169.46公顷,人均0.02公顷。
县内各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公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8543万元,道路、给排水、绿化、学校、卫生等各类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基本满足移民生活生产需求。
县外安置
县外安置移民2143户7915人,全部实行统一定点有土安置,分别安置在宁波、绍兴、台州、丽水4市20个县(市、区)130个乡镇363个行政村。
其他安置
2009年4月底,其他形式安置移民321户1669人:自谋出路250户833人(含县内、县外)投亲靠友1户3人(丽水莲都),集中供养70户72人(县内),货币补偿安置761人(婚嫁女721人、移民对,接前死亡40人)。
待安置移民
至2009年4月底,待安置移民140户480人,其中库区泉山就地安置移民69户221人、各水平年滞留移民38户145人、库区滑坡坍岸影响需移民33户114人,2010年2月底安置到位。
第四节库区复建
乡镇迁建
北山镇政府驻地迁建泉山村,镇所在地按2000人规模复建。复建项目包括镇政府办公楼2881平方米、宿舍综合楼1913.9平方米、1号副楼(由政、派出所办公楼)2224.5平方米、2号副楼(广电、电信、信用社办公楼)1876.9平方米、学校5979平方米、卫生院906平方米、基督教堂715平方米、进场道路3.4千米、镇区道路1.31千米以及自来水工程、滑坡体治理工程等,2005~2008年先后竣工使用。
岭根乡政府 驻地迁建黄驮山村井坪自然村,乡所在地按800人规模复建。复建项目包括乡政府办公楼350平方米、学校663平方米、卫生院166平方米、基督教堂572平方米、对外公路连接线3.1千米以及饮用水工程等,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
交通复建
庆景青公路青田淹没段复建20.55千米,其中新建浙江省第一高桥一一北山特大桥,最高桥墩116米、桥长944米;复建北山至万阜、井坪至文成黄寮、张坪至黄岭头、张坪至箬坑、将军庙下至井坪、石柱至文成武阳6条康庄道路124.5千米;复建水运码头22座。
其他复建
新建与改造10千伏电力线路117.34千米,复建广播电视光缆线路54千米;迁建文物1处(北山吴氏宗祠);移植古树名木13株。
第五节安置补偿补助
根据省财政、民政厅(浙财农字〔2003〕57号)文件精神,结合青田实际,县政府出台青政发〔2003〕59号文件,规定滩坑水电站移民五种安置形式,十类项目资金补偿补助标准。
项目标准统一定点投亲靠友自谋职业养老保险自谋出路备注
生产安置费 10000 安置地乡镇政府用于调剂移民生产用地和征用移民建房用地 10000元列支征用移民建房用地费用外,剩余部分发给移民 统筹投保 10000
基础设施费 4975 在安置点建房或自购房的,按人均2800元发给移民个人;其余安置地乡镇政府统筹用于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 4975
搬迁运输补助费 100 迁人地乡镇统筹 100 迁人地乡镇统筹 迁人地乡镇统筹 100
专项预备费 700 移民建房困难补助费按人均500元发给移民个人;特殊生活困难补助费200元由县移民主管机构统筹
建房补偿费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过渡期生活补助费 900 900 900 900 900 900
过度生产补助费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搬迁运输费480移民自行搬迁的,按县内安置人均380元、县外安置人均480元的标准发给移民个人:政府统一搬迁的,由迁出地乡镇政府统筹。投亲靠友安置的按人均480元发给移民个人480
搬迁损失误工补助费500 480 480 480 480 480 统一投保20
奖励 5000
合计 21655 8680 9260 18680(扣除征用建房用地费用)8680 26435
生产生活设施补偿费 房屋附属设施补偿费 水库淹没区和坝址、施工影响区的移民生产生活设施、房屋及附属设施、零星果木等各类实物,根据华东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调查的实物指标,经动迁地乡镇政府按实核定,按照青政发
零星果木补偿(2003 )60号文件规定的标准,补偿给移民
第六节后期扶持
根据中央、省有关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规定,至2009年4月底,全县核定登记滩坑水电站移民后期扶持人口23252人,其中直补到人22250人、项目扶持1002人;每个直补人口每年享受直补金600元,连续20年;2007年、2008年,立项实施后期扶持项目152个,安排资金894.26万元。
2003~2007年,县政府出台《县内安置移民优惠政策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移民安置小区经济发展的有关规定》、《关于鼓励移民发展农业生产的若干意见》等6个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文件,有关部门为移民减免规费、提供优质服务;安排47个县直部门结对联系移民安置点,落实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低收入移民户,将符合条件的特困移民699人全部列入最低生活保障,对因重大疾病或事故致贫的移民进行救济救助,至2009年4月底累计发放救助资金50万元;免费开展移民劳动力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20批次6620人次,举办移民就业招聘会13场,为移民提供就业岗位2520个;2007年、2008年发放补助资金77万元,扶持移民种植、养殖示范户70户,建立移民农业专业合作社5家;扶持移民发展来料加工,政府牵头每年到义乌、温州等地为移民洽谈引进来料加工业务,培育移民经纪人60名,建立相对固定加工点33个,安排2300位移民在家门口就业。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上限1988年,下限2007年,用志书体裁,全面记述了时限内青田县政治、经济、文化、四乡、社会、旧踪等的发展面貌。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